林 翎
30日,國內公交系統首家中外合資企業———廣州新福利巴士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福利”)迎來了開業十周年的喜慶日子。10年來,外資為廣州公交帶來了新的市場化理念,也為廣州公交行業帶來了多元化投資主體競爭的格局。
據了解,新福利成立于1994年,10年來,新福利公司從開業之初的100輛營運車、5條線路發展到現在已擁有580多輛營運車、26條線路,覆蓋廣州新舊城區,每年客運量達到1.4億人次。
新福利的加入,打破了廣州公交行業國有企業獨大的局面,引入了市場競爭,廣州公交開始注重以服務質量爭取更多乘客。
近年來,隨著各類企業進入,廣州公交已形成國有、民資、外資、內聯等多種投資主體并存的格局,共有15家企業,其中外資公交企業有新福利、新穗、冠忠、白馬巴士、珍寶等5家。
多元化投資主體也使廣州公交行業的競爭機制逐步建立起來,使廣州公交從硬件到軟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低地臺、大容量的公交車的出現,到羊城通刷卡收費,從強調企業品牌的車廂文化到LPG公交車,無不刻有競爭的烙印。
特別是在去年,香港白馬巴士集團通過與廣州;浌财囉邢薰局亟M成立了廣州市白馬交通有限公司。去年5月1日,白馬巴士投入了35輛公交車在548路公交線上,隨后549公交線也落入“白馬”之手。據市交委有關人士透露,白馬公司已與珍寶公司達成重組協議,目前正待有關部門審批。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廣州公交行業已進入重組兼并的時代,多種經濟成分日益融合。但是,該人士也表示,從全國來看,廣州市公交主體之多在全國少有,一汽、二汽、三汽、電車公司均為大型國有公交企業,其公交車配車數約占了全市的六至七成,而配車數很少的企業也有多家,廣州公交行業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因此,政府管理部門應注意調控引導,以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