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一五"道路運輸業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委員會的評審。《規劃》提出,通過"十一五"時期的較快發展,使道路運輸業基本完成從數量擴張向數量與質量并舉、從粗放型發展向質量效益型、環保節約型發展的轉變,道路運輸服務、安全質量以及誠信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道路運輸有效供給和應急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道路運輸全行業集約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運輸裝備水平和運輸結構明顯改善,科技進步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更加明顯,法規體系和市場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能力充分、組織協調、運行高效、服務優質、技術先進、安全環保的道路客貨運輸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道路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和基礎作用進一步增強,為寧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規劃》,到2010年,寧夏全區道路運輸將年完成客運量8677萬人次,旅客周轉量54.2億人公里,貨運量7459萬噸,貨物周轉量94億噸公里,年增長率分別為5.1%、6.0%、5.72%和6.7%。到2010年,全區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車輛將達到10萬輛,比"十五"末增長38%。全區營運載客汽車18000輛,比"十五"末增長22.46%。營運班車中高級客車、中級客車以及普通客車的比例保持在15%、35%、50%左右。全區營運載貨汽車82000輛,比"十五"末增長42.07%。其中重型貨車、專用貨車、廂式貨車的比重分別達到30%、10%和10%。"十一五"期末,班線客車GPS安裝率將達到50%,危險貨物運輸車輛GPS安裝率將達到100%;實現全區80%的鄉鎮建成等級客運站,60%的建制村建成停靠站;全區建制村客車通達率將實現95%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