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呼吁政府減免客運附加費、養路費
從2004年底起,廣州市1199個行政村先后開通了180多條“村村通客運班車”線路,解決了近郊幾十萬農村居民的出行問題——進城務工、購物、上學都極為方便,有些村民甚至坐著班車進城喝早茶。
這是一項深得人心的民心工程,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項工程目前陷入全線虧損的困境,已有4條班線因嚴重虧損被迫停運。
深得民心的工程
村民進城逛街、看病有班車,孩子上學也不用再接送
廣州市行政村開通的“村村通客運班車”深受村民歡迎,他們直言,這是一項民心工程,可以解決村民的出行問題。位于番禺區東郊的海鷗島居民對此深有體會:開通客運班車后,島上村民可以乘車進城逛街、看病、喝早茶,300多名農村子弟還可坐車上學。
海鷗島是一個典型的由珠三角河流沖積而成的內河島,為珠江主航道和蓮花山水道所環繞。村民告訴記者,海鷗島以前是一個孤島,島上居民很少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必須步行或踩單車到碼頭坐輪渡,前往番禺區市橋、石樓鎮。自海鷗大橋建成后,該島的居民和外界的聯系增多,但出行仍然不便。后來,番禺區推行“村村通客車”工程,創大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開通了市橋-海鷗島班車。該線路途經沙南村、沙北村、江鷗村和海心村,島上300多名中學生乘班車去市橋一帶上學,家長不需要接送,還可避免學生騎單車上學或者坐摩托車上學帶來的安全隱患。居民患病出島就診、銷售農產品等亦很方便。
村巴的運行現狀
多條班線發班間隔大大延長,番禺4條班線虧損停開
番禺區是廣州市第一個實現“村村通客運班車”的區,經過幾年營運,已相對比較成熟。該區共投入運力96臺車,開通(調整)“村村通客運班車”線路35條,解決了(除大刀沙村因地處孤島未通橋、通車外)58個行政村或較大自然村近15萬群眾的交通出行問題。然而記者獲悉,番禺區5條班線已停開,其中4條班線都是由于虧損嚴重而被迫停運。
12日上午,番禺區交通管理總站副站長李志超介紹,番禺區“村村通班車”線路客源嚴重不足,月均客流量僅有四五千人次,其中大崗至七一村日均客流量甚至不足40人次,月營運收入不到2000元。
此外,記者調查中發現,花都、增城等地“村村通客運班車”為了減少虧損,將發班間隔時間排得很長,有一些線路一周只發一班車。如花都客運站至王子山森林公園線,逢周六、周日各開一班。在花都區8條“村村通班車”線路中,除兩條線路是每天發多個班次外,其他6條都改為逢周六、周日各發一班。
番禺區西一村的村民表示,西一村從事蔬菜種植的村民較多,班車停運后,村民販運蔬菜就沒那么方便了,“停了班車,我們只能坐摩托車或踩單車了。如果企業經營困難,政府部門是否可以考慮給他們適當的補貼呢?”
村巴的慘淡經營
班車月收入最低幾十元,最高兩三百元,企業虧損嚴重
據悉,廣州市目前開通了180多條“村村通客運班車”線路,由17家企業經營。除一兩條線路盈利外,其他線路全部虧損。廣州市第二公共汽車公司番禺分公司開通“村村通客運班車”線路以來,平均每天虧損1902元,到2005年底已累計虧損200多萬元,企業負擔非常沉重。區內其他各客運企業經營的“村村通班車”線路情況也大多如此。開通7條“村村通客運班車”線路的創大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線路中最低收入的一臺車,月收入僅幾十元;最高一臺車,月收入兩三百元。每個月一輛車最少虧損一萬多元。
據介紹,參與番禺區“村村通客運班車”經營的車輛每月的運營成本約為2.8萬元(包括路費900元、保險費900元、人工成本3600元、客運附加費2800元、燃料費用10860元、工商營運費280元、營業稅等稅費482元、維修費3500元、折舊費4120元、雜費500元等)。在2003、2004年,大部分企業仍可通過區間旺線補淡線方式補貼“村村通客運班車”,但在2005年,由于燃油價格、車輛維修和配件成本大幅上升,大部分旺線都經營困難,甚至出現虧損,個別線路還采取輪流報停車輛方法以降低經營成本,在運力和各項成本不勝負荷的情況下,部分“村村通客運班車”線路不得不被迫停開。
村巴三大“攔路虎”
油價飆升,公路規費較重,客源始終沒有明顯增加
“只要企業能夠維持,絕對不會停開‘村村通客運班車’。”創大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企業戲稱有3個“攔路虎”阻擋著“村村通客運班車”的發展。一是油價,一年多的時間里,油價不斷飆升,企業在這一方面的成本增加一倍多。二是公路規費,公路客運附加費和養路費占企業成本的大頭。其中,一個座位一個月要多112元的公路客運附加費,一輛30座的客車每月要交3360元。而養路費是按噸位征收,收費標準為200元/噸·月。二汽公司表示,平均每輛“村村通客運班車”每公里收入為1.7-2.0元,而成本則達到4.0-5.0元,每公里虧損2元多,跑得越多,虧損就越大。最后一個“攔路虎”是客源,經過幾年營運,客源仍沒有明顯增長。
企業企盼享優惠
呼吁政府減免全年公路客運附加費、養路費及橋費
隨著廣州城區的發展,越來越多公交線路和“村村通客運班車”跨出“零公里”。“零公里”內的公交車可以享受客運附加費減免的優惠。“村村通客運班車”的經營企業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減免客運附加費。
有企業提出,個別區制定的“村村通客運班車”準入條件很高,規定必須投入空調新車經營。實際上,廣州城郊空氣好,村民亦喜歡乘坐非空調車。建議交通部門允許企業根據線路和村民出行需要,自主選擇車型。企業則根據發展規劃和村民的承受程度,逐步提高車輛檔次,這樣企業負擔才不會過高。
此外,還有企業建議政府部門給予企業適當的補貼或者允許其開征燃油附加費。
■4條虧損停運村巴線
●大崗至子沙村
●大崗至七一村
●旅游線路(B)延伸至大石西三村
●市橋至大石南浦,部分班次至西一村
■部門回應
爭取五一前恢復停運班車
廣州市交委擬調配線路,適當向村巴企業傾斜
番禺區交通管理總站副站長李志超表示,番禺區“村村通客運班車”出現虧損經營后,區交通部門已積極向市交委等上級部門反映,申請給予參與“村村通班車”經營的車輛減免全年公路客運附加費、公路養路費和減免橋費。市交委等部門也非常重視。目前,番禺區交通部門已著手動員營運企業,爭取在今年5月1日前,4條已停運的“村村通班車”線路恢復營運。
據介紹,農村客運經營存在的普遍困難,已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曾培炎副總理曾對此作出重要批示:“發展農村客運事業,對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好處。應按地區對縣以下客運事業采取不同的支持和優惠政策”。中央領導的指示為發展農村客運指明了工作方向和重點。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將積極采取措施,解決企業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指導客運企業收購掛靠車輛,消除安全隱患。運輸企業在保證客運線路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實行自主經營,可視客源情況,靈活確定頭班車、尾班車發班時間以及發車間距等。目前,廣州市正與省交通廳等上級部門協調,爭取減免“村村通客運班車”的公路客運附加費、公路養路費等。
廣州市交委表示,廣州市將協調各有關方面,為降低經營者的負擔繼續做工作,并擬通過依法配置線路資源,適當向為發展農村客運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