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南站,當時叫“溫州汽車中心站”。
今年5月1日,溫州汽車西站候車大廳改建的溫州旅游集散中心將開門迎客,汽車西站也將于年底搬遷至雙嶼客運中心。曾幾何時,溫州人一提起客運,就自然會想到南站,作為溫州最早的客貨運中心,它曾經是那么風光。自從在市區火車站附近新建了汽車南站后,市區飛霞南路臨近南站天橋這一帶,成了市民的口頭地名———老南站。
首趟車發往金華
曾在汽車老南站工作過的老職工蔡飛立,對老南站懷著深厚的感情。他拿出幾十年前拍攝的黑白照片———這是一張溫州南站最初的留影,一幢二層樓房,站門口人來人往,車站大門口上方的那顆耀眼的五角星顯示了那個時代的特征。“這是當時我在公司搞宣傳的時候拍攝的,一直保留了四十多年。”
1953年9月,麗水至溫州的干線公路通車,公路直接通到溫州城區,當一切條件具備后,省交通公司在當年10月1日正式開通金華至溫州的客車線路。
今年82歲的張伯福是江蘇人,金華至溫州首次通車,他是其中的一位客車司機。雖然已是半個世紀前的事了,但他回想起當初通車時的情形,仍然記憶猶新。
當年10月1日早晨,溫州東城下2號(今人民東路2號)車站門前的公路上,三輛嶄新的雪佛蘭客車一字排開,每輛客車都披紅掛彩,上百名前來觀看的群眾,把道路圍了個水泄不通。在一片鑼鼓、鞭炮聲中,第一條通往溫州市區的干線公路正式通車了。
12日上午8時,張伯福重重地按了一下喇叭,他踩下油門,滿載旅客的客車徐徐啟動,漸漸消失在歡呼人群的視野中。
下午3時左右,客車順利到達金華,完成了首次溫州至金華客運通車的歷史任務。溫州至金華253公里的干線公路順利實現通車,從此結束了溫州與外面不通客車的歷史。
同日,省運輸公司在溫州東城下2號租用了一套民房,設立了臨時的汽車站。臨時汽車站包括站長在內一共才6名職工,他們負責銷售溫州至麗水、金華的車票,這個臨時車站就成為溫州市區內第一個客運站了。
乘客推著汽車走
隨著旅客數量的增多,原來的臨時車站已經不堪重負,溫州迫切需要一個有停車場的車站。
1955年元旦,溫州市第一個新建的汽車客運站在市區飛霞橋旁(今飛霞南路200號)建成并投入使用。原來設在麗水的國營浙江省運輸公司麗水分公司的全套人馬,全部搬到溫州。
當時建成的車站名稱為“溫州汽車中心站”,主樓為二層磚木結構,設有候車室、行包房、售票房、調度室、辦公室及停車棚、停車場等設施,占地4736.5平方米,建筑面積1319.26平方米,停車場面積4000平方米,候車室面積1133.4平方米。據《溫州市交通志》記載,這個車站是當時全省最好的車站,也是溫州市區第一個汽車站場。
今年93歲的金榮宰,是溫州老南站最早的一批客車司機,說起當時的情況,他就滔滔不絕。
“當時的客車幾乎都是‘木炭車’,也就是在汽車屁股上裝上一個大的煤氣發生爐,通過燃燒木炭產生氣體,帶動發動機”。金榮宰說,當時站里共有37輛客車,大都為舊車,最初只開通泰順、文成、青田、麗水、金華等線路。“木炭車的動力不足,上坡很吃力,遇到一些大坡,經常要人(乘客)下去推。”在他的印象里,當時乘客大都為單位出差的工作人員,少數是去探親訪友的。由于砂石路的緣故,長途車所到之處,揚起一片灰塵。金榮宰笑著說,夏天,駕駛員們每次出車回來后,滿身都是灰塵。
由于當時麗水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大都來自全國各地,有來自我省諸暨、金華的,也有江蘇、山東等外省的,“從站長到售票員、司機和行政工作人員,站里沒有一個溫州本地人。”一位在老南站工作過的老同志回憶道。
70歲的王秀蘭是金華人,當年19歲的她從學校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剛建成的溫州汽車中心站。剛開始,她在售票窗口賣票,成為第一批售票員。回憶起當年賣票的情景,她記憶深刻的是每到年關的時候,來排隊買票的人都要排成一條長龍,從窗口一直排到車站門口。
帶動周邊變化
老南站建成后,周邊的道路也悄悄地改變了面貌,南站一度成為溫州市區的中心。“當時黎明路、飛霞路、人民路都是圍著南站延伸擴建的。”蔡飛立回憶說。
蔡飛立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以前在老南站賣皮鞋的商販很多,還有一些從農村里趕來的村婦,提著一籃子雞蛋或挑著一擔青菜,在站門口叫賣。夏天的時候,賣茶水、冰棒的人數也數不清。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南來北往的貨物也匯集在了南站,客車駕駛員自然兼任起了采購員的角色,小到蔬菜、水果,大到電視機、自行車。金榮宰說,他每次出車去金華,都會給同事和家屬帶些蔬菜、活雞、活鴨回來。
就在這樣不知不覺的變化中,南站成了人流密集的地方,也漸漸成了貨物、客流的中心。溫州城區開始以南站為中心,向四周發展。南站成為“口頭地名”
1982年元旦,溫州汽車西站正式投入營運。停車場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可容納200輛大客車。老南站的客運業務全部遷往西站經營,老南站成了貨運站。
一位在老南站工作多年的退休老同志說,由于南線客流已經形成固有的規律,搬遷到西站后,客運業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于是,從1983年起,老南站又逐漸恢復了溫州南線短途運輸線路。“老南站最初是由西站管轄的,1985年恢復縣級車站的建制,才算獨立出來。”到這個時候,“溫州南站”的站名才出現在車站的站門上。
1991年,老南站的客運業務搬遷到旁邊的修造公司內經營,原址建起了東方大廈。
后隨著溫州火車站的建成,客流量的不斷增加以及旅客分流的需要,1998年12月溫州汽車新南站建成開通,老南站客運業務全部搬至新南站。南站從此就成了口頭上的地名,專指南站天橋附近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