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油價格再次調整,漲幅達10%左右。作為油料消耗大戶,交通運輸業運輸成本大幅度增加,公路客運行業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運輸業的發展再次面臨重大的壓力。
在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政策出臺后,全國很多省市都采取措施,如上調出租車租費、加收航線燃油附加費等,但這些措施大多是將油品漲價的成本轉移到最終的消費者,并不是兩全其美的辦法。只有從更多的方面節約成本來消化油價上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才是可取之道。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科技含量
面對石油價格的持續走高,湖北公路客運集團公司采取定額管理、獎勵節約、懲治浪費等應對措施使企業最大限度降低運營成本。
一是節約能源。挖掘企業自身潛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減少油價上漲帶來的損失。在廣大駕駛員當中組織開展節油競賽活動,提高駕駛員技能操作水平,培養駕駛員節約意識和良好的駕駛習慣;分車型、分車齡、分線路進行科學性分析,按照百公里油耗定數供應,實行節約有獎、浪費處罰的措施。二是企業在引進和更新車輛時,盡量使用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車型,適應社會發展和競爭的需要。三是加強車輛維護管理,對營運客車定期實行保養,保證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技術性能和良好的節油狀態。四是合理配置線路資源,對集團內部的運行線路和班次進行重新組合、調整,以減少內耗,增強效益;合理調配部分經營線路的車型,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和旅客的出行需求,增強競爭實力。五是針對旅客的出行變化,適度調整運行班次。在旅客出行時間差異上,隨機應變,適時優化客車類型,達到客車旅客上座率最大化。共同對沖高油價
面對油價持續上揚,運輸企業紛紛提出應當從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即國家加大科技投入,行業主管部門盡可能減少或取消相關費用,運輸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向科技要效益,形成由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三方共同擔負的應對機制,來共同應對油價上漲帶來的影響。
以鄭州交運集團為例,該集團現有客運車輛近2000臺,日行駛里程為60余萬公里,月行駛里程達到1800萬公里。經初步測算,僅公車公營車輛年增加成本就500余萬元,這個壓力,對任何一個運輸企業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因此,各運輸企業希望政府主管部門能夠強化服務,為企業創造寬松的環境。他們希望能夠借鑒外國先進的管理經驗,減少或者取消相關費用,如路橋費、養路費和座位附加費,減少高速公路收費,一些按規定時間已到的路橋,要按規定停止收費。
公路客運企業是微利行業,也是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行業,旅客能否安全滿意出行往往是涉及到社會穩定的大事。如春運客流高峰期,客運企業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替政府分憂,千方百計保證把旅客安全優質地發送出去,這個性質,也決定了運輸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希望國家加大產業政策的調整,改變能源結構,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油價上漲,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因此,建議應當適當調整產業政策,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支持和扶持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政府各職能部門應加大客運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黑車”,整頓客運市場秩序,凈化客運市場環境,有效控制客運市場競爭程度,根除惡性競爭、無序競爭的毒瘤,營造適度競爭、有序經營的市場氛圍,避免運力過剩、運力資源嚴重浪費的不良現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