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公交優先,就是堅持百姓優先,是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體現。為促進寧波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寧波市政協城資環委、農工黨市委會、九三學社市委會、民建市委會對此進行了深入調研。調研發現,寧波市在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中主要遇到了四大問題。
運行管理體制不順
目前,寧波市城區運行的公交企業有5家,大多規模都偏小。企業雖小,但場站建設等配套設施不能少。小而全造成資源浪費,效益不高。由于小公司多,線網布局重復率高,相互搶生意,整體經濟效益下降。此外,公交管理體制尚未理順,雖然市六區初步建立了以城管為主的公交行業管理體系,但鄞州和北侖仍存在不少體制障礙,由此加劇了無序競爭。在公交線路集中的“兩縱”(中山路、藥行街)和“兩橫”(靈橋路、解放路),線網重疊。公交智能化建設受資金制約進展緩慢。公交部門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管理成本仍有下降的空間。
場站建設滯后
據調查,公交場站建設滯后,成為寧波市公交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具體表現在:綜合車場用地不足,建設部規定,公交綜合車場的規劃用地指標每輛車不少于200平方米,寧波市公交綜合車場現狀與國家規范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僅市公交總公司綜合車場用地缺口就達三分之一,近600輛公交車未能達標停放。而幾家股份制公交企業的情況更嚴重。公交首末站(樞紐站)單車用地標準為150平方米-180平方米,而寧波市的標準不到國家規范的三分之一。近年來寧波市用于公共交通的財政投入占整個城建資金的比重偏小,而公交場站基礎設施的用地費用偏高,部分區縣和鄉鎮對公交事業不夠重視,如寧穿線實行社會中巴公交化改造后,當地個別鄉鎮竟向公交車收取過境費和停車費。還有,規劃政策未能落實。在規劃中,國際會展中心、寧波大劇院、客運中心、高教園區均應配套公交場站,但由于種種原因,都沒有落實。
政策法規缺乏
由于票價機制和財政補償機制沒有理順,減免稅費政策未完全按有關文件要求到位。三年中市區五家公交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虧損。主要原因是,燃油價等經營成本上升較快,基礎設施投入壓力較大,車票價格背離成本,政策性因素增加成本。在政策導向上和實際操作中,缺少在道路、場地使用上對公交車的支持和對社會車輛的調控。有關文件中提出的辟建公交專用道、加快場站建設等政策未能有效執行。
優先的理念尚未確立
公交優先的戰略提出了好幾年,但有些部門的領導在實施過程中卻沒有真正確立公交優先的理念,沒有把公交優先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部門支持和配合的力度也有待加強。如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遇到用地矛盾時,拉下的總是公交建設用地。
委員們建言獻策
在剛剛召開的寧波市政協十二屆十九次常委會上,委員們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紛紛建言獻策。
關于管理體制:整合公交企業資源,將現在中心城區的5家公交公司進行整合,培育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經營機制創新。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嘗試開通小區巴士。積極應用新技術,加快推進公交智能化。發展大容量、低能耗、環保型的公交車。
關于公交場站建設: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扶持力度,把公交規劃納入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確保規劃實施;實行站、運分離,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場站的利用率。
關于政策法規:完善政策法規,條件成熟時,對公交優先進行地方立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保證各部門協調運作,促進相關工作落實。科學測算成本,調整票價機制;完善補償機制,減免相關稅費等。
關于公交優先的理念:公交優先首先要觀念優先;規劃優先,抓緊編修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確保規劃落地;路權優先,重點加快公交專用道和快速公交(BRT)系統與軌道交通建設等;土地優先,優先保證公交設施建設用地;政策優先,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細則,確保政策優先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