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長沙首個新型農村客運站——寧鄉黃材汽車站正式投入使用,當地數萬群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濕的露天候車狀況成為過去。“十一五”期間,將有更多的人享受到這種便利。6月24日公布的《關于長沙市農村客運站點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未來五年,將投資1.2億元,建設100個農村客運站,約1000個停靠點,力爭使100%的鄉鎮和90%的行政村建成農村客運站點并開通農村客運班車。
根據要求,這些農村站點的規模都相對較大。一般鄉鎮要建五級站,經濟較發達、人流量大的建制鎮可建四級以上車站,有條件的行政村可建簡易站和招呼站。全市農村鄉鎮客運站建設規模用地面積一般不小于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平方米,車坪道路1000平方米左右。
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工程項目可由各縣(市)政府確定采用3種建設模式:鄉鎮政府組織建站。由鄉鎮政府組建項目法人,建成后經交通部門驗收合格并準予經營,納入交通行業管理;多元化投資建站。鼓勵社會個人和企業、單位投資建站,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放開營運管理;兩站合一。將交通部門的交通管理站與農村客運站合并建設,由交通部門擔任項目法人,負責建設、經營和管理。這一規定意味著,今后市民也可以通過投資的方式嘗試一下“客運站長”的味道。
另外,農村客運站點的建設還將獲得相關部門提供的資金補助。其中,交通部、省交通廳、市交通局每站補助21萬元,市、縣(市)兩級政府財政分別對每個站安排10萬元、5萬元配套資金,不足部分由各業主自行籌措解決。建設用地應盡可能利用現有閑置用地,并由當地政府無償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