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于12月2日在北京召開,國家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會上要求各地制定和落實公交優先的政策。南京市代表在會場透露,《南京公交優先網絡規劃》和《南京公交場站規劃》已經在編制中。另外,南京等70個城市還承諾開展“城市公共交通無車日”,發展“綠色交通”。
政策解讀公共交通需政府投入和補貼
政策: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應納入公共財政體系,以政府投入為主。城市道路和軌道交通、綜合換乘樞紐、場站等設施建設,公交車輛和設施裝備更新等,城市政府要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另外,政府對公交企業政策性虧損要給予適當補貼,對承擔社會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增加的支出,定期進行專項經濟補償。各城市需建立低票價管制的補貼補償機制,對低票價政策導致的政策性虧損,城市人民政府應給予企業補貼,補貼應按月或季度定期及時撥付到位。
南京:南京市政部門之前提出了“建立健全補貼補償機制,對公共交通實行經濟補貼、補償”的政策,建議南京拿出土地出讓金的5%用于補貼公共交通、建設公交場站等。但不幸被否定。公交行業基本上處于無經濟補償和政策補償的狀態中。
公共交通需用的土地不得占用
政策:在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中,要優先保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不得隨意擠占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或改變使用性質;由交通設施投入引起的城市土地增值部分,要回饋到城市政府,用于發展公交優先。
南京:當前南京公交樞紐站和首末站的建設跟不上公交車輛的發展速度,到目前為止,南京還有為數不少的公交車露宿街頭。據統計,南京市現有公共汽車停車坪約為24.23萬平方米,僅能停放2500多輛公交車,有近一半的公共汽車無法進場停車保養,露宿街頭。
城市交通體系應有科學規劃
政策:市綜合交通規劃應包括外交通系統規劃、道路系統規劃、公共交通系統規劃、步行系統規劃、自行車系統規劃、停車系統規劃、物流系統規劃、交通運行組織規劃、近期實施規劃、規劃實施保障等。公共交通在信號上享有優先權,在相位或綠燈時間上要給公交車輛以優先通行權。
南京:南京市市政行業代表在會場透露,目前《南京公交優先網絡規劃》和《南京公交場站規劃》已經開始編制,不過因為公交優先政策還沒有出來,公共交通在信號等方面的優先都是空白。
窗口和邊緣區要配建交通換乘樞紐
政策:城市在航空港、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客運碼頭等對外交通樞紐布局和建設中,要把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統一考慮、一體化設計,形成內外交通銜接方便的綜合交通樞紐,使乘客在樞紐內零距離換乘;在城市邊緣區,應大力發展停車換乘的交通樞紐,要通過換乘樞紐各種設施的配備,吸引各種方式在換乘樞紐改乘城市公共交通。
他山之石:深圳市建成了羅湖綜合交通樞紐,集城市軌道交通、公共汽車、出租車、長途客車、鐵路、海關口岸為一體,實現了零距離換乘。北京市已經建成動物園、六里橋和西客站北廣場3處綜合客運樞紐。
快速公交為骨干
政策:各城市要以公共交通為核心,科學配置和利用交通資源,建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特大城市應當逐步建立以大運量快速交通為骨干,公共汽車、電車為主體,出租汽車等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大中城市應當逐步建立以公共汽電車為主體,出租汽車等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他山之石:目前北京、杭州、濟南、天津、武漢等城市已完成了快速公共汽車系統的發展規劃,北京、杭州、濟南各有一條快速公共汽車線路投入營運。
南京將舉辦“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
國家建設部11月底向各地城市人民政府發出了“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定期舉辦城市公共交通周和無車日活動”的倡議,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城市參與承諾。據測算,如果開展無車日活動一天,僅民用轎車就可節省燃油3300萬升,減少城市污染排放量的90%,數百人的生命和身體會幸免于交通事故傷害。南京、常州等城市參與了此項承諾,并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承諾書》上簽字。
交通擁堵讓中國1年損失2500億
“高峰期大城市的主要道路成了緩慢移動的停車場。有限的道路資源被無效的個體交通占用,交通擁堵急劇蔓延,這已成為中國大中城市的普遍災害。”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2日在全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上說。
交通擁堵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測算,僅2003年,2500億元人民幣因交通擁堵而付之東流,而這相當于中國當年GDP的2%。他表示,可以預見,伴隨著個體小汽車使用無節制的增長,城市道路阻塞現象將會日趨嚴重。“如果再不采取斷然措施,加快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對道路資源使用合理調控,某些城市的交通陷入癱瘓將不可避免。”
仇保興說,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公眾日常出行對小汽車的依賴,為城市公共交通提供道路優先使用權,使乘客在交通換乘樞紐實現零距離換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綜合新華社電
城市公交系統有五大通病
交通擁堵日益嚴重
目前城市公交出行的分擔率平均不足10%。城市交通價格出現了向個體小汽車為主轉化的趨勢。公交車速越來越低,現在平均車速只有10公里/小時,已低于自行車12公里/小時和小汽車20公里/小時。與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時間平均延長10分鐘,居民對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不滿意率達70%。南京市主要道路的路段飽和度達到0.87。
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在2006年建設部調查的117個城市中,66個城市在公交場站建設以及車輛、設施裝備和配置更新方面得不到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占被調查城市的56.4%,情況相當嚴重。
大運量公交嚴重不足
當前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結構單一,服務設施單一,不能滿足多樣化的交通要求,一是大運量公交系統建設滯慢,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推進速度不快。二是公交線網覆蓋不均衡。三是線路設施缺乏分級服務的概念,線路運行時間過長。四是出租車盲目發展,一些城市空駛率高達40%以上。
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與實施不足
長期以來,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和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沒有法定規劃程序,規劃內容、設施布局與公共交通的功能要求有非常大的差距。
公交企業經營困難
在2006年調查的117家公交企業,沒有得到政府財政補貼的多達42家,占35.9%。有個別城市公交職工的年工資水平比全市工資水平低339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