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客車整車出口總計27085輛,成為我國主要的整車出口品種。在上海世界客車博覽會開幕當天,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位客車業巨頭和10位頂級中國客車制造業巨頭首次聚首,就中國客車出口面臨的根本問題深入研討,最終形成了中國客車業首份“10+10宣言”。
通過該宣言,國內汽車巨頭達成共識并公開對外宣稱,將堅決維護中國客車出口的科學價格體系,積極創建中國客車出口的售后服務體系。與此同時,中國客車海外發展戰略的重點,要從產品國際化向企業國際化發展,以在國外建立“根據地”作為突破口。
其實售后服務體系的創建是不少客車企業今年海外出口戰略的重點。據鄭州宇通集團品牌管理部經理趙炎透露,渠道及服務體系不健全是國際公認的中國企業最短板,而這也是今年宇通出口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國內另一客車巨頭廈門金龍的出口戰略也在悄然提速。這與宇通不謀而合。
事實上,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種巧合并不鮮見,中國客車企業下一個競爭的焦點就是全球市場。該人士舉了一個很小的例子:僅今年2月份一個月,卡塔爾再追加300輛海格客車、中大客車再獲約旦批量訂單、60輛東風蓮花出口俄羅斯等消息就多達幾十條。
這在記者對蘇州金龍、無錫安源等客車高層的采訪中也得到了印證,出口市場是任何一個中國客車巨頭都無法輕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