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頭短、車身小,車內還有專門放家禽、菜擔的貨廂。3月27日,經改良后的2款“村村通”客車在重慶市交委、市公安局聯合召開的重慶市鄉村客車車型推介會上亮相。
“村村通客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也是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解決農民兄弟出行難,2003年重慶市啟動了大規模的農村公路建設,“十一五”期間,重慶市將投入170億元,建設農村公路4萬公里,平均每年竣工通車8000公里左右。 有了路,還得有相匹配的客運車輛。重慶市農村大多位于山區,山高坡陡,路面狹窄,道路等級相對較低。因此,車輛要求爬坡能力、承載能力強,行駛靈活。同時,針對重慶市農村分散居住的特點,車輛也不宜太大,但又要滿足人貨混裝的要求。重慶市從去年開始自主研發適合我市農村公路的客車車型。 27日推出的2款“村村通”客車,均是經過多次論證改良后的車型,由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生產。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兩款車都很小巧,長約5.5米,高約2.5米,寬不到2米。車廂內只設置了9個座位,更多的空間可用于放置家禽、背篼、菜藍等行李,其中一款車還在車輛后部設置了專門的隔斷式貨廂。兩款車還采用了客車專用底盤,整車重心低,承載能力強,,安全性能也比較高。 重慶副市長余遠牧在會上表示,要加大農村客運的推進,建好的農村公路盡快開通客車,這將作為今年重慶市農村公路建設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