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在市場上銷售的車型都是符合國三排放標準的車型。”近日,記者從中國重汽對外宣傳處了解到,中國重汽已經全面停產原有排放標準車型(國二排放標準車型),并通過相應的技術改進,提高旗下商用車車型的排放標準以符合即將實行的《國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三階段限值》(以下簡稱國三排放標準)。
按照國家發改委以及環保部的要求,從7月1日起,對于未達到國三標準的車型,公安部將不予進行牌照登記,這意味著國三標準的全面實施已經迫在眉睫。面對新標準實施在即,國內眾多商用車企已經全面準備完畢。記者從長安汽車集團了解到,長安旗下商用車型均已采用成熟技術,達到了國三排放標準。“我們從2007年底便開始相關的準備工作,在今年3月份已經全面停止國二標準車型的生產。”
長安汽車集團副總裁朱華榮告訴記者,“因此我們在車型生產上做到了很好的計劃性。”
據悉,由于國三標準實施勢在必行,國內眾多生產商用車型的企業如東風公司、北汽福田、中國重汽、一汽集團、南京依維柯、江鈴汽車等,在車型的排放上紛紛采用多種形式的技術解決方法,并已達到了該排放標準的要求。東風公司在商用車領域已相繼推出了符合國三標準的東風天龍系列車型、東風載貨車型及東風輕卡系列車型。
國三標準的實施,對使用汽油的轎車而言,已經不是問題;然而對使用柴油機的眾多國內商用車型來說,這將是一大考驗。由于技術原因,國內生產商用車的企業很難通過自身技術層面而達到相關標準。
對于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商用車型來說,要達到該標準的重點在于降低尾氣中氮氧化物含量,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推遲發動機的供油時間。但推遲供油之后,發動機內的最高燃燒溫度會降低,做功效率將相應下降,油耗自然也會增加。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就必須采用電控燃油噴射技術,這對國內車企來說是一大技術壁壘。目前在這一領域領先的僅有博世、電裝、德爾福等專業零部件企業。
為達到即將實施的國三排放標準,國內車企紛紛采用國外的先進技術。北汽福田汽車新聞發言人趙景光表示:“我們的車型達到了國三排放標準,國二車型已經不再生產,從技術上來說,我們采用的是與國外技術相匹配的方式,這更有利于車型產品的競爭力。”“東風汽車”副總經理盧鋒也表示,“目前,‘東風汽車’在柴油發動機方面與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云內動力、朝柴、玉柴三家發動機企業采取了合作,這三家所生產的柴油發動機也是采取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形式。”
資深汽車產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國三排放標準的實施,有利于國家完成汽車產業升級,但也對國內商用車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放標準的提高,從產業角度來說,將會促進更多廠家參與相應的技術研發。”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采用國外技術,將導致未來商用車企業在柴油發動機方面嚴重依賴國外技術,從而進一步形成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惰性需求。或許在未來,國外技術形成壟斷后,對國內車型產生更廣泛的負面影響。
“現在國內眾多商用車企并沒有真正去研發相應的技術,是一種拿來主義的態度,從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研發能力。目前所實施的只是國三標準,等未來實施國四甚至國五標準時,這些企業依舊會面臨這樣的技術壁壘問題。因此,對企業發展來說,要具有長遠的戰略意識,建立起自己的技術儲備才是真正的發展之路。”在擔憂的同時,賈新光也表示,“目前對國內企業來說,研發還需要一定的市場支持以及環境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目前將實施的國三排放標準,還是未來實行的國四、國五標準,將更多地考驗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技術儲備能力。
責任編輯:艷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