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安全技術標準有望修改與國際接軌
成都“6·5”公交事件,引起全國對公交安全的空前關注。昨天,記者隨機乘坐城區(qū)多條線路的公交車進行體驗。調查發(fā)現(xiàn),當下公交司機安全神經繃得很緊,但在公交安全標準設計和管理上仍有先天不足。安全錘一年被偷兩次司機喊無法,車頂的逃生窗太高形同虛設,應急疏散大多還是紙上談兵……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央大部制改革,2009年4月交通運輸部才將公交車從原城建部“接手”過來。公交車安全設計標準(國標)有望調整,逐步與國際接軌。
關鍵詞:源頭隱患
專家評說:車身結構安全性能有欠缺
成都公交事件后,輿論對公交1m2容8人的“國標”紛紛聲討。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簡曉春說,當初制定這個國標時更多注重容納性,較少考慮安全性。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秘書長裴志浩表示,目前我國客車安全標準還存在不足:一是客車安全標準未成體系;二是車身結構安全性能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存較大差距;三是客車安全性的試驗方法缺少可操作性。
記者體驗:一輛車高峰期擠了70多人
2009年6月11日上午9:00,大坪百盛車站,記者登上421路(楊家坪—觀音橋)無人售票中級公交車。正值上班高峰,車廂里擠滿70多名乘客(座位29個),過道已無空間。到了鵝嶺,3名乘客被迫站到駕駛員旁的引擎蓋上。
乘務員說,她覺得車輛在安全設計方面有兩個小問題:前面一個車頂逃生窗有2.2米高(記者伸手都摸不著)。在緊急情況下,乘客要通過逃生窗撤離不太現(xiàn)實。其次是車門有根把手,高峰時有乘客拉住它支撐身體,但開關門一旋轉經常傷人。
改進措施:兩年內車身結構更安全
裴志浩介紹,今后兩年,交通運輸部將著力補充和完善客車結構安全標準,逐步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客車安全標準體系,與國外先進標準接軌。
關鍵詞:管理不足
專家評說:公交安全管理尚不完善
據悉,重慶市投放封閉和半封閉公交車后,經常發(fā)生安全錘被盜事件。簡曉春說,叫駕駛員看住安全錘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在事故發(fā)生的瞬間,很多人是不是能做到理智使用安全錘很難說。
簡教授說,公交安全體系并未完全建立,全國皆是如此,這是改革需進一步完善的。對于公交安全的管理,目前不可能依賴行政主管部門,更多的需要企業(yè)本身去完成,企業(yè)是公交安全管理的主體。
記者體驗:一車4個安全錘全被偷走
記者看到,421路公交車車窗屬滑動玻璃,滅火器位于前車門位置,在爆滿的車廂內司機要快速拿到它,存在一定難度。
上午10:20,鵝嶺站,記者登上138路(陳家坪—龍頭寺)公交車。這是一輛半封閉公交車。高峰期過,車廂顯得寬松。車窗玻璃上寫著四個安全出口。每個安全出口都安置有一把安全錘,但只剩下套子不見錘子。同時,一根鋼管扶手將逃生窗攔成兩半。
“2008年車子上路不到一月,4個安全錘就被偷走了。”司機文某說,這已是第二次被盜,已向公司申請補配。
改進措施:每天發(fā)車前要擦洗油路管
“每天早晨發(fā)車前要擦洗一次油路管,防止短路自燃,并檢查一次滅火器。”司機張春富說,成都出事后,公司和路隊對安全強調更嚴。
關鍵詞:宣傳缺位
專家評說:公交逃生常識宣傳須加強
據市消防總隊介紹,截至目前,針對公交客車失火等緊急事故,還沒有一套專門的安全逃生常識手冊。
簡曉春說,遇到公共突發(fā)事故,市民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與我國長期在安全知識方面的宣傳不夠直接相關。
記者體驗:緊急情況下大多乘客不聽招呼
上午11:10,龍頭寺火車站,記者登上820路公交車,這是一輛高級公交車。兩把安全錘配備完好,兩個滅火器擺放的位置與421路車不同,放在司機座椅后面。
“每發(fā)一趟車,路隊安檢員就要來檢查安全錘和滅火器,并作記錄。”蔣勇說,盡管在日常安全培訓時,他們都知道該喊乘客不要驚慌等等。可一旦遇到事情,乘客全都一股勁往門口涌,乘客根本不聽招呼。
820發(fā)車前乘務員都要向乘客做一番線路介紹。記者注意到,對于緊急情況的安全常識一字都沒有提及。從龍頭寺坐到楊家坪,車載電視里也沒有向乘客播放相關的車內安全常識。
應對措施:公交集團舉行起火疏散演練
6月11日,市公交集團舉行了一場公交起火疏散演練,并將演練的全過程拍攝成一部應急疏散知識的宣傳片,在車載電視和媒體上發(fā)布,意在給市民“充電”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每天350萬人次坐公交 重慶全封閉公交200輛
據重慶公交集團相關人士介紹,主城市民88.8%選擇乘坐公交車出行,平均每天公交運送350萬人次。
目前,主城區(qū)有公交車輛6000多輛,全封閉的公交數量近200輛,主要集中在465、801、820等幾條線路。這個比例在全國大城市來說,相對較低。
6月11日,公交車上,記者以“車子失火咋辦?”一連詢問不同線路30多位乘客。其中18名乘客的答復意思相同“往門口跑!”只有7名乘客回答找安全錘砸玻璃。
有兩位年紀稍大的乘客連安全錘是什么都不清楚。全部被訪乘客都沒有嘗試過使用安全錘,回答大多是“估計自己能行”。
被詢問的40多名乘客中,沒有一人參加過公交車應急疏散演習。對車內失火或發(fā)生車內險情如何逃生沒有概念。一部分乘客都是通過電視和網絡學到一些零散的逃生知識。
新聞觀察
大客車安全性不如轎車
據權威資料表明,大部分轎車上都裝有安全氣囊、ABS、安全帶等基本安全裝置。但在客車上,卻很少有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無論是駕駛員還是其他乘客都沒有配備。而且客車無論從安全性能的檢測手段、安全裝置的配備情況,還是車身構造的技術條件來看,都難以達到轎車的水平。
專家指出,造成這種區(qū)別的原因除乘坐主體、用途不同,考慮成本支出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安全標準的差距。
對于此種狀況,許多專家表示出擔心,因為客車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程度要遠遠高于轎車,對其安全性能應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新動態(tài)
2009年客車將新增安全標準
6月11日下午,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向本報記者透露,此前,公交安全標準制定是由原城建部下屬的專家委員會負責。中央大部制改革后的2009年4月,公交車營運完全劃給交通運輸部來負責。目前,交通運輸部人事安全才基本到位,工作正處在交接中。交通運輸部已關注到成都公交事件。接下來,對公交安全標準肯定會有“思考”和動作。待交通運輸部工作上軌道后,公交車的安全技術標準有望調整修改。
同時,該人士介紹,客車分會一直在負責城際客車以及旅游客車的設計技術標準。2009年,客車又將新增安全標準,將客車的車身鋼架全部統(tǒng)一為骨架承載重量,過去的底盤加鋼板在發(fā)生側翻時,客車容易分成兩半脫節(jié)。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
- 高端客運市場的綠色解決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國漢諾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