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條例有望出臺 座椅標準有待細化
國務院法制辦有望出臺《校車安全條例》,將校車安全問題納入法制軌道。該條例不僅明確地方政府和部門責任,也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兒童安全問題。對此,日前有專家指出,現行的校車座椅標準有待細化,要尊重兒童的生命權。
座椅標準有待細化
據了解,為了制定該條例,相關部門已經抓緊時間完善校車設計、生產、改造、配備等工作。此前,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曾聯合發布實施《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對于校車座椅的材質、高度、寬度以及安全帶等都做了明確說明。
“這些標準仍需要完善。”國家行政教育學院培訓部副主任李靜波認為,要根據我國兒童特點來制定校車座椅細則。
“舊的標準是參考了美國校車,而根據我拿到的數據,我國每5名兒童中就有1個肥胖兒童,并且孩子的身高與國外孩子也會有所不同,制定座椅標準需要考慮這些。”李靜波說,目前,很多學校出行租賃旅游大巴,這對于兒童并不適合,“大人的標準跟孩子肯定不一樣,對孩子的安全起不到應有的保護。”
“黑校車”是無視兒童權利
據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洪宇介紹,我國目前有小學生10071萬余人,學前教育適齡兒童在6000萬左右,入園率為60%,學生在校時間約207天,以平均每天每人3元交通費為標準,全國校車運輸市場的規模大約1273.8億元左右,即便以70%的校車乘坐率計算,這筆交通費也高達890多億元。
“黑校車”正是看準這一市場,大行其道。全國各地因黑校車超載造成兒童傷亡的報道頻繁見諸于報端,“34座的校車擠118個孩子”、“19個座位客車搭載76名學生”等屢禁不止。專家認為,黑車治理不徹底,眾人潛意識不尊重兒童的生命權利等是造成事故的深層原因。
“校車甚至比消防車、救護車更重要,校車的安全標準,從材料選擇、設計、生產廠家到操作規程都有細致要求。”專家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尊重兒童。
校車監管責任將明確
在專家眼里,校車事故頻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責任主體不明確。李靜波等專家認為,校車安全問題涉及到教育、公安、交通、衛生等多個部門,目前并沒有哪個部門作為責任主體出現在公眾眼前。“主要責任是監管,責任要到位,落實責任主體。”李靜波說,政府當前最重要的是監管,成為運營市場機制的杠桿。
據悉,即將出臺《校車安全條例》將明確校車的管理制度以及明確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制,對發生的惡性事故要依法嚴肅處理,由于目前該條例還未出臺,對于各方的責任確定并不明朗。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袁桂林直言應從國家層面立法,明確各部門的責任,教育部門應起到牽頭作用。“短期可加大黑校車懲罰力度,長期看,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確定了相關責任,校車運營模式將至關重要。對于校車的運營模式,袁桂林稱,政府可以作為主要的投資方,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整個過程中進行引導、管理、監督與檢查;經營權在各個公司,通過法律法規來約束各個公司的行為,并通過財政補貼和社會融資等多種方式,保證各運營公司通過經營校車獲得穩定收益。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