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行業的戰略、路徑及要素(三)
關注客車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為了忘卻的紀念。行者版主比較客氣,提到了前瞻的問題,我翻出舊文,也就是全篇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看是否能回答您這個問題。連續3年的不景氣,翻翻自己的口袋就明白;但生命是延續的,企業還要折騰下去,折騰還是那些少投入多產出、盡量不投入還要大產出的事兒。如果對年底思考如何折騰有益,我也就拜受了。
戰略、路徑及要素還有很多很多的說法,研讀了"三思四行",對各要素有了新的認識,但戰略、路徑及要素千絲萬縷且盤根錯節,總是感覺如墜云霧。
聰明的老板一定是用簡單、直接而且有效的思想來管理企業,否則那么多復雜的事情怎么管的過來?再者,太聰明的老板,凡事事必躬親,那些高管一定變著法兒讓事情變的更復雜來對付你,要不干脆不作為等你的指示。
客車行業的發展,說它簡單,是因為就那幾個操盤手;說它復雜,一個是企業運營的難度,一個是簡單問題被復雜化,要不那么多的高管那么高的工資誰能隨便發?!如果有誰覺得不中聽,就權當一樂,呵呵。
客車企業的戰略、路徑及要素配置,就在于提綱挈領、抽絲剝繭并食而化之。試以企業運營管理的平衡計分卡論之,見下圖。
提綱挈領--就是從財務、客戶、業務(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四個層面,來評價企業的競爭力并促進企業運營的有效展開;抽絲剝繭--就是將上述四個視點層層展開和分解,其核心就是行業存在的諸多要素和邏輯關系;食而化之--就是將自己的戰略目標、行業的成功要素和自身的能力進行最有效率的匹配(就如上圖中的箭頭一般),畢竟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腳知道。
而且,客車制造企業無論怎樣發展,都能落在最基本的點上,那就是財務層面--收益增大和產能增加,發展的結果也往往表現為這兩個最基本的主題。您想沖入第一陣營,如果收益與產能相匹配,而且恰巧銷量乘以售價大于50億的話,應收賬款只要不失控,您沖入第一陣營就有點靠譜了。
如果您還覺得不放心,那就對了。因為,第一陣營的選手基本上都有一套過硬的本領,那就是持續、穩定和盈利性的高增長。如何辦到的呢?這個奧秘,就在對客戶層面需求的準確定位,并在自身的業務(內部流程)和學習層面努力實現它。如果客戶需求層面滿足了,再加上企業的"產能"增加,您的戰略目標何愁不達成?至于說要滿足客戶的哪些需求,又該如何提升企業的"產能",那就要各個客車企業各顯神通了。試舉例說明。
比如提升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它的三要素是性能價格比(產品)、響應能力和感情舒適度,而沒有品牌。性能價格比和感情舒適度,是對應的行業特性,生產資料、勞動密集型產品、買者非用者市場使然。至于品牌,我們是立足于既有雞也有蛋,而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品牌不能太在意,畢竟有客戶資源這個支撐,又不是什么奢侈消費品。乘用車則不同,品牌的力量不可或缺,全靠它忽悠了。
至于何謂性價比高的產品,我們可以從座位數、舒適度、質量或者pin君的QCD來考慮,再多的我也不可能告訴你了(以下同)。千萬別走性價比的老路,"性價比=同等配置比價格、同等價格比服務",拿用戶做白老鼠雖然屢試不爽,用戶的免疫力可是與日俱增啊。
性能價格比高的產品,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開發新產品,二是生產能力。為什么是這兩個要素,QCD是通用規則,主要要從質量來看;產品的質量主要是設計出來的,也是由生產部門制造出來的,這就是為什么要反對繼續強化改裝能力和匹配技術的原因;在產品上,生產工人比技術人員更了解車,你說怪不?談到開發,對客車而言,不能不談到定制和標準化之爭。宇通的有序定制,用著挺好,也挺有效益,我看在《市場與計劃的平衡點》中pin君的立場有些曖昧。產品模塊化、平臺化和標準化,在業內已不是什么新聞,標準化爭取做到物料標準化、接口標準化和元素標準化,標準化實現的路徑就是小件向大件靠、活件向死件靠、車身向底盤靠、低價值向高價值靠、非關鍵件向關鍵件靠等等;現在產品的競爭,已趨于"系列化+平臺化+模塊化+標準化+輕量化",就看誰實現的最徹底;賣的時候多賣標準車,再提升一下戰略產品的集中度,你的效益就更靠譜了,不但進入第一陣營而且反超也未可知。
再比如,從銷量擴大--到調整采購方案--再到縮短生產周期,如果你能聯系起來,恭喜你!你的產供銷流程已經跑通了。如果你要搞創新,先問問你的產供銷體系答不答應;如果你要提升所謂的核心競爭力,哪也得問問你的產供銷體系同不同意!二線客車品牌,大都是自主開發的ERPⅡ的應用層級,想與一線品牌尤其是宇通比肩,怕有點難度,胎里帶的病啊。還有一個S&OP(銷售與運作規劃),在宇通叫產供銷聯席會議,宇通開的是順風順水、保質又保量,而到了其它企業就是難產,恐怕是慢病碰到了急郎中;產供銷嚴重腸梗阻,猴急為哪般?
從學習和成長的層面,組織情緒的引導、企業價值觀的誘導、組織設計的構建、技術能力的沉淀(知識化)及責權利對等的管理體系,無一不是培養低成本、高價值、有戰斗力的人才;這兩個層面的核心,就是讓其上的兩個層面更有效率。
順便做一下幾個企業的比較。宇通在供應鏈的效率、客戶資源的控制及技術能力上要優于三龍,管理的差距用代差來形容也不為過;其競爭優勢也逐步下移至學習和成長層面。
三龍,被趕上市場導向和銷售導向的架子,下不來了。其改善的愿望也很迫切,由客戶層面慢慢的向業務(內部流程)層面轉移,為此也花了不少錢、費了不少勁。
大有大的難處,船大難掉頭就是這個道理。恐怕二線品牌的客車企業,還在客戶層面水深火熱吧。
就這樣吧,說完了。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一家之言,等著挨磚吧!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
相關鏈接:
客車行業的戰略、路徑及要素(一):
http://m.zxzsfwgs.cn/myarticle/2010/0618/article_672.html
客車行業的戰略、路徑及要素(二):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