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力推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潘未末)深圳將大力推進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車、5公里公交、長距離軌道為主”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力爭2020年高峰期公交占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5%。昨天下午,第六屆公交都市發展論壇(深圳)暨2016全國中小城市公交發展高峰論壇在深開幕。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慶生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詞。
深圳市交委黨組書記于寶明在論壇上表示,深圳圍繞“全面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和“打造國際水準公交都市”的總體目標,基本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網絡、出租車為補充、慢行交通為延伸”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公共交通客運量突破千萬人次/日。接下來深圳將大力推進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實施 “4方面融合8大行動16項舉措”,探索公交服務供給側改革。包括:
——交通用地融合:加快建設多層級軌道交通服務體系,同步引導人口、崗位盡可能向軌道站點周邊集聚。2020年,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1條,運營里程433公里。
——設施融合:推進軌道/常規公交站點與周邊建筑物出口的風雨連廊建設;至2020年,全市路內換乘點不少于20個,滿足主要客流集散點的公共交通換乘需求。
——網絡融合:完善社區微循環接駁巴士網絡。至2020年,基本建成服務全市、覆蓋廣泛的社區微型巴士系統;打造安全、連續、便捷、舒適的慢行接駁網絡。近期,重點完善百鴿籠、上水徑等18個地鐵站周邊慢行網絡;結合軌道交通推進前海、后海、華強北、科技園、湖貝等5個高密度片區的地下步行系統建設;推進公共自行車建設,至2020年,全市公共自行車推廣規模達到5萬輛。
——運營融合:整合軌道與常規公交接駁線路時刻表,提高常規公交接駁線路發車頻次,優化運力配置,提高軌道-公交換乘接駁的便捷性和舒適性;研究建立基于里程的公共交通聯運票價制度;持續優化完善公共交通換乘導向標識系統;建立基于全出行鏈的公共交通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持續優化市民出行信息服務體驗。
國內各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國際咨詢機構、專業院校及知名交通企業的領導、專家和代表共500多人參加論壇。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