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公交60年巨變
70年代末各種現代公交問題開始凸現。人們更多的涌向城市,給城市公共交通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巨大壓力,公共汽車運力不足、車輛設計不合理、交通法規和設施不健全等等問題都開始變得尖銳。
(圖30)70年代昆明的上海牌客車,乘客往往無法擠上車
(圖31)70年代上海公交,人群擁擠
(圖32)70年代末上海某簡陋的交通控制亭
(圖33)70年代北京交通狀況
(圖34)70年代北京街頭交通秩序混亂
(圖35)1979年北京地安門大街,路面設施簡陋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神州大地。古老的北京城里,無論是斯柯達還是老解放客車都已經服役了25年,已經到了車輛使用的極限。1984年,新設計的黃河客車終于出現在長安街上。
(圖36)70年代末期行駛在北京長安街上的黃河客車
70年代末北京客車廠開始生產黃河牌BK670型客車,并于1978年開始在北京路面運營,直到2006年才全部退役。由于該車型有的車運行時間甚至超過了三十年,在民眾心中印象極其深刻,以至后來北京公共交通論壇的域名都被命名為了bk670.com。
(圖37)1976年第一輛BK670型客車
(圖38)北京客車廠產BK670型客車
(圖39)北京客車廠產BK670型客車
四、八十年代
步入80年代的中國,改革開放逐漸深入,經濟開始起飛,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這一時期公交車開始在全國普及,車型生產也開始全國有化,乘坐更舒適,車型更豪華、環保。80年代“自行車王國”開始顯露雛形,也是我國公共交通的一大特點。
(圖40)80年代初公交車開始全國普及,圖為80年代開封公交客車
(圖41)80年代鞍山無軌電車
(圖42)80年代蘭州無軌電車終點站
(圖43)80年代南昌八一大道無軌電車
(圖44)昆明,80年代,行駛在武成路的2路公交車
(圖45)1980年北京長安街東單路口,無軌電車和自行車流
(圖46)1980年北京長安街上的交通狀況
(圖47)80年代上海新閘路西藏路交通狀況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