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大中型客車參與價格自律公約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組織下,12家大中型客車生產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委托代表,于2000年3月29日共同簽訂了"汽車行業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公約"。
這十二家企業是亞星-奔馳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長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遼寧黃海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大宇客車有限公司、西安西沃客車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華德車輛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無錫汽車廠。
行業自律工作是政府部門實施行業管理、社團組織搞好行業協調服務和企業向廣大用戶自律承諾的一個新課題,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之間交流研討與合作發展提升層次的一個新形式。汽車行業展開行業自律工作,在1998年10月首先從轎車產品行業自律公約公布實施起步,積累了實踐經驗,取得了一定成效;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工作,是繼轎車產品之后汽車行業的第二個大類產品,其它大類產品也將逐步開展行業自律工作。
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工作,旨在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關于制止低價傾銷行為的規定》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建立與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營銷機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使用條件,規范大中型客車產品營銷有序,參與公平、公開、合法的市場競爭;在國家價格政策指導下,維護正常的價格秩序,保護國家、地方和行業的整體利益,保護消費者、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合法權益;應對中國加入WTO迎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推進中國汽車工業健康發展,同國際接軌,參與國際競爭。
參與"汽車行業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公約"的企業,共同承諾:
(1) 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提升產品性能、確保產品質量、努力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實力,競爭的核心是性能價格比,真實體現品牌、信譽和服務,讓用戶放心和感受實惠;
(2)面向市場,服務用戶明明白白購汽車。各生產廠公布代表車型應有的基本配置、選裝件和原裝關鍵外協配套產品的品牌及供應商;
(3)在國家價格政策指導下,以本企業發布年度商務政策的代表車型全國統一的市場建議價為基期水平,樹立市場營銷規范有序的整體觀念;
(4)強化銀企合作,改革分期付款營銷方式,積極推行汽車消費貸款營銷方式;
(5)共同做到"6個不"--不以任何形式變相降價銷售、不銷售"抵債大中型客車"、不發生高價暴利和低價傾銷的不正當競爭、不使用不恰當的廣告用語和宣傳促銷活動、不發生低于本企業生產成本的銷售行為、不銷售低于進貨成本價的選裝件(外協配套產品)。
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工作,建立"政府指導、行業協調、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運行機制,由中汽協會、政府部門代表和行業資深專家,以及12家大中型客車生產企業的代表,共同組成"汽車行業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監督小組",接受廣大消費者、社會公眾的監督舉報和提供業務咨詢,對違法違約行為將依照核實后的情節予以處理。
"汽車行業大中型客車產品行業自律公約"向社會公布后,自2000年4月15日起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