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能源汽車:“市場認知”考驗產業化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最強音。
早在2009年,財政部和科技部共同出臺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汽車進行最高每輛6萬元的補貼政策。并且針對新能源動力汽車的產業化又推出了“十城千輛”計劃,將在連續3年內,每年發展10個大中城市,每個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推行1000輛新能源汽車進行商業化示范運行。
進入“十二五”,新能源汽車也跨入產業化階段,并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更是被列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繼續在資金和政策層面給予重點支持。
最新的消息顯示,單獨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十二五”規劃最快可能在“兩會”后正式出臺,中國產銷目標直指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的‘十二五’規劃,就是即將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下稱‘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業內專家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重點,就是堅持純電動車和插電式電動車的技術路線。
技術重點
上述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十二五”期間新能源發展的支柱之一,不僅僅是汽車行業的問題,需要在各個部委之間進行大量協調,估計“兩會”期間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也要廣泛征求意見,正式出臺可能在“兩會”后。在該規劃出臺之后,還會有系列細則陸續出臺,涉及補貼、認證、標準、市場準入等各個方面。
該專家預計,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確定電動汽車為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戰略方向,中國將最終實現插電式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同時將加快研發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而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將包括兩個發展階段,其中2011年到2015年這5年,是以汽車電動化和動力混合化兩大技術結合為標志,進行產品換代與產業升級。
對于“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商業模式問題,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副所長陳全世表示,商業模式的選擇,要兼顧四個方面:選擇一個合適的車型;選擇一個合適的技術路線;選擇一個合適的使用地域;選擇一個合適的使用群體。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表示,國內汽車業“十二五”規劃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它一方面可以促進國內汽車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推進;另一方面借助新能源汽車,中國還有可能對在傳統汽車領域處于強勢地位的國家,進行“彎道超車”。
關于新能源汽車路線的選擇,雖然電動車已成為行業的主流選擇,但電動車對基礎設施的依賴,使質疑始終未斷。陳全世表示,技術路線的選擇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他認為,之所以選擇純電動和插電式電動車,主要出于三個理由,一個是從中國的能源結構看,石油資源相對短缺,電動車可以充分利用晚間低谷供電以及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第二,規避中國在變速器等傳統汽車技術方面缺乏關鍵技術,可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另外,中國在稀土、鋰等方面資源豐富,不受外國制約。
產業化難題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將正式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而電池等核心技術的不完善、基礎設施的缺失以及成本的高企被認為是主要障礙。
但汽車業分析師賈新光對本報表示,發展的關鍵還是市場問題,包括購買新能源汽車對消費者的好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
了解程度、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門檻以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便利情況等。
成本太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不清晰,就會導致其難以接受新能源汽車,而沒有一定規模的保有量,就不可能啟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可能導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遲遲難以突破。
2009年初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的“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的目標,現在來看并沒有實現。去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超過1000輛。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涉及市場需求、技術支持和國家補助三個方面,而需求的大規模出現,可能要在技術足夠成熟、國家補貼到位、新能源車價和傳統汽車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才有實現可能。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