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天然氣市場定價不會造成壟斷
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啟動,國家發改委通知中明確條件成熟,將向全國推廣。雖然剛開始試點,但全國推廣可能遇到的問題已經廣為外界關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稱:“廣東、廣西使用國內管道氣量不大,試點重在摸索價格機制以及下游談判聽證、階梯氣價制度,以后向全國推廣也主要是這一塊。”
廣東省物價局網站的消息顯示,下一步將積極研究制定該省管道天然氣定價機制,研究建立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加強價格的監管,嚴格控制省內天然氣管網加價,積極探索階梯氣價政策,研究對低收入居民實行相對較低價格,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具體改革方案則還未出臺。
目前,隨著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以及陜京線、川氣東送等多條管道相繼投產,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已初步形成,供氣方式呈現多氣源、多路徑、網絡化供應?,F行天然氣定價機制造成的“一氣一價”“一地多價”“進口倒掛”等現狀的弊端日益明顯,國內對天然氣價格改革期盼已久。
在國家能源咨詢委專家周鳳起看來,天然氣價格早該調了,目前天然氣價格偏低,應該改行市場價格機制,理順天然氣供需環節。作為國家推進的資源價格改革的一個措施,對后續改革也有借鑒意義。
不過,發改委在通知中提及,在廣東、廣西試點是因為兩地“目前沒有國產陸上管道天然氣供應,氣源更加接近國際市場。”據公開資料分析,目前廣東年用天然氣量達1.8億立方米,國產氣僅2000萬立方米。
“廣東天然氣主要是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海氣和車載LNG,沒有國產陸上和進口管道天然氣供應。這次改革,短期內不會對居民用氣價格造成影響,”廣東省物價局一名官員分析,“天然氣門站價格由國家控制,消費端氣價地方一向采取聽證等制度。還沒有制定通知中提及的階梯氣價方案。”發改委制定的廣東天然氣門站價格高于澳大利亞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比其他國內氣價低。
“這有利于減少進口虧損。”林伯強分析稱。2006年我國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進口數量快速增長,此前進口氣價格按照國產氣價格執行,造成企業進口氣業務巨額虧損。
針對記者試點是否會推高當地部分天然氣價格的疑問,上述物價局官員稱:“天然氣終端消費價格是政府制定的,短期內沒有上調計劃。廣東國內氣用得少,壓力沒那么大。”
林伯強分析說,廣東進口天然氣門站價格是國內氣的三倍左右,氣價一向高于國內其他地方,短期內不可能上調氣價。試點對廣東氣價的影響不會很大,如果推廣到內地,內地氣價會大幅上調,需要政府提前籌劃,及早制定配套措施,兼顧效率與公平,保障居民生活穩定。
他對記者說:“試點最主要的是試價格機制,以及下游從門站到供氣管網、再到消費者的談判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以及價格上調后的保障機制,試點的價格難以直接復制到內地省份。”
此前,外界有種擔憂認為,管輸價格是確定各地門站價格的關鍵因素,兩大石油公司掌握著管道運行權,會形成新的價格壟斷。
“不至于(形成壟斷),新的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定價,所謂市場是交易雙方協商的結果,國家會對門站價格實行控制。具體價格則會根據各地的消費能力形成。一味擔心壟斷,或有多慮之嫌。”周鳳起對記者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