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標準如何“因地制宜”?
如果懷有對國家和民族負責,對學生的安全負責的觀念,自然就會產生安全標準。
有關校車的技術質量標準正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十個部委帶領中國的客車企業參與制定。但卻吵得厲害。首先是部委的官員意見不一,一位發改委的官員主張“因地制宜”,不能采用硬性標準,美國標準也不能搞。另外有人主張盡量靠近美國標準。技術條件好的企業,主張高標準,差的則嚷著說不行。
中國的高速公路不比美國差,中國的官車可以從美國進口,學生車為什么不可以參考美國那一套呢?如果美國太奢侈了,要“因地制宜”,但也必須是積極地從當地情況出發,有效聽取公眾意見,制出“宜”來。而根據國情經驗,“因地制宜”往往成為肢解國策的借口:地方官員覺得有“宜”的,就“制”,否則,就是什么都不做為宜。
如果校車一事要能“積極地因地制宜”,以目前中國大多數地方的情況,參照美國標準的校車不僅有可能,而且馬上就會有著落。美國校車的安全標準是什么,暫且不論。應該說,校車的技術標準,首先是一個政治責任的觀念標準。如果懷有對國家和民族負責,對學生的安全負責的觀念,自然就有安全意識,也就會產生安全標準。
實際上,美國校車的技術標準只是一方面,美國校車為什么是最安全的,這才是最重要的。你首先應該“參考”的,是這樣的責任標準。可是,我們的官員一說提高校車安全標準,就說“沒有條件”,就說“增加了貧困地區的負擔”。他們為什么沒有想到,連中國最貧困地區的基層官員,都已經享受了十來年免費公務轎車了呢?他們坐進口車的時候,情況就很相宜?
何況,校車如此重要,使用率如此之高,一輛校車接送幾十位學生上學,而是一輛公車接送一位官員上班。想想中國的公務員無論遠近,必須按級別坐公務車上下班的盛況,跟學生沒有校車上學,形成多么強烈的對比。這充分說明,校車問題,首先是責任意識問題。
即便對于中國西部的貧困地區來說,只要有了責任意識,也就有錢了!這并不是說要他們拍賣一部分公務轎車,而且是說他們本來就有錢!你不要說地方政府都欠了銀行大筆債務,你要說,這些債務并沒有影響官員們的好日子。你需要考慮一下這個因素:目前,西部的貧困縣,差不多一年也可能賣出上億的土地款,這些錢多用于養官,或其它堪稱奢侈的地方,為什么不能擠出一兩百億買校車?
說到具體的校車安全標準。如果美國校車的長鼻子,事實上關鍵時候能夠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代價可以降到更小,為什么不可以采用呢?我想,如果一個地方的主要領導的孩子也跟當地市民的孩子一樣,在當地學校上學,地方官就會說,進口一輛美國校車來使使是很“相宜”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在一個以經濟為主導的國家,說到校車,在某些官員的心目中,第一幅圖景卻不是孩子的美好生活,而是產業,是“分蛋糕”。邀集一伙客車廠商來商量校車安全標準,這不太地道。這標準不就是要他們遵守的標準嗎,憑什么要跟他們商量,他們說不行不行了?老鼠說貓不能跑得太快,貓就慢點走?
但有關部門常常就是這么干的。在由少數幾個巨頭壟斷的行業,這也簡單,把他們找來耳語一番,“聽證”就算完事。可是,有能力生產客車的廠商太多了,技術能力相差較大,他們之間沒有統一標準,于是,廠家吵起來來了,說為什么不能讓大家分一杯羹。看來,有關方面要協調它們,還得費一番工夫。
校車安全技術標準,多少帶一點專業性,有關方面應該組織專家和民意代表去討論。可是,有關方面找來的專家,也是來自某家企業,代言某家企業的!為什么專家不是來自相關研究機構,大學的相關專業?可以假設,即便主持制定校車安全標準的企業是“最好的企業”,代表這家企業的專家是“最好的專家”,也不是安全保障。牛奶制品的安全質量標準就是中國“最好的企業”的專家們制訂的,但他們違背這些標準來,才更“專業”呢。
區區一個校車安全標準,并不是修訂憲法,也沒有技術復雜性,只有一點并不直接的利益相關性,就可以搞得紛爭四起,久久不能定奪。倒是長期以來,廣大鄉鎮,也包括地市州級城市,沒有校車,沒有校車安全標準,大家倒還安之若素。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