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校車 政府和車企請將利益收起來
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時間日前結束了。但是,面對校車,主要責任方的態度,以及由此引發的爭論,遠沒有結束。而爭論的根本,我認為是:圍繞校車事業的有關各方,潛意識里的“利益意志”高于“價值意志”。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里,關于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的事業,突然被一種名為“校車”的東西所牽引。一時間,“校車”成為政府官員、交通專家、汽車專家、各相關企業、學生家長以及大小媒體爭相引用的名詞。
我之所以這么謹慎地用“東西”來形容校車,主要是因為,對中國絕大多數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來說,“校車”的確是個新鮮的詞,即便是過去知道這個東西的人,也多半將其當做一個“奢侈”的離自己很遙遠的物事。
不得不佩服的是,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全民運動式的知識普及,校車相關各方都被“調動”和“覺悟”起來了:一是,校車需求的特殊人群(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對校車的美好憧憬被強力喚醒,許多人知道了,中小學生上學放學的路上這點事兒,原來中外差距這么大;二是,經過幾個月的熱炒猛灌,“安全第一”的校車原則,在校車供給方——客車生產企業中,得到普遍的口頭認同;三是,國家相關管理部門,都一致認同校車必須用法律手段管理??雌饋?,只要假以時日,校車事業即可皆大歡喜了。
且慢,事情一點也不簡單。跟國內許多涉及民生大事一樣,只要具體到操作層面,有關各方的態度就不那么從容了。除了基本沒有發言權的學生及其家長之外,校車生產廠商和政府管理部門,對校車制度都有說不清道不完的糾結和苦惱。
從校車生產供給方來說,一些客車企業,在前幾年全國校車萌芽階段,不注意積累相關技術實力,不愿意投入一點資源培育校車市場,到了今天校車“大蛋糕”宛如就在眼前的時候,自己干著急,因此,無論面對校車管理的哪一層政策(包括管理條例及其細則、技術標準等),自覺不自覺地偏離了公心,不是以看似永遠正確的“中國國情”為借口,就是以征求意見不全面、政策醞釀時間倉促等為理由,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行,使得原本需要在實踐中長期摸索完善的各層級政策的征求意見,變成了什么才是最完美政策的大爭吵,久久難以平息。
從政府一方來看,校車管理,究竟應該由誰來管?這不能不說校車制度的核心問題。道路交通安全,從交通本質上看涉及人車路及環境的方方面面;從國內現有管理職能上看,涉及管理框架內的,生產車環節主要涉及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安全使用車環節主要涉及到交通運輸部、公安部交通管理機構、金融保險機構等等;報廢回收環節,還要涉及包括科技部在內的一大堆職能部門。具體到校車,多數人又都提到,在此基礎上必然少不了國家財政部、教育部等應負的責任。
這從征求意見的結果中可見一斑:有人認為,應明確由教育部門牽頭負責校車安全管理工作;有些意見則認為,校車安全管理涉及車輛的安全技術條件、駕駛員的資格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維護等,這些都不是教育部門管得了的,應屬于公安部門的職責;還有些意見提出,應當由交通運輸部門牽頭負責;還有些意見提出,校車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門多,莫如借鑒美國的辦法,新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來管理……
雖然表面上沒有見到有關部門關于此事的公開表態,但僅從誰都不愿意出頭來主動承擔來看,就不能不讓人猜測各個相關部委“躲避”、“推諉”的潛臺詞了,政府相關部門對校車的無言焦慮,可想而知。這種“怕事”心態下、這種“重疊”框架下的管理,公眾只要根據以往的經驗就可以懷疑,其效率、效果會是怎樣了。人們不免擔心,校車事業,會不會還沒有大規模開始,就陷入國家職能部門相互推諉、互相扯皮中而最終無功而返呢?
說白了,生產商的爭吵也好,政府管理部門的無言焦慮也罷,其實質是“利益意志”超越“價值意志”。如果生產商眼睛只盯著校車能夠帶給自己的市場利益,如果政府部門心里只想著校車管理可能帶來的麻煩,那就是局部的“利益意志”。
面對校車,“利益意志”還是收起來的好!
生產校車,當然不是做“良心產業”,也不是做“慈善事業”,但至少,與一般客車比起來,它對生產者責任心與社會感的要求要高,對政府管理者公共管理能力與智慧的要求也要高。如果相關生產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不能擯棄局部利益意志,校車這個美好的事業,在中國又可能被扭曲成另一種“中國特色”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