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如何才能 “8”九不離十?
2012年3月20日凌晨,國家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各上調600元,北京、上海等地的93號汽油進入“8元時代”。
觀察此次調價,發改委的態度是調價順應時勢。外憂是國際政局不穩,油價不斷高漲;內憂為煉化企業虧損壓力加大,油品保障壓力增大。
與發改委態度截然相反的是民間態度:一種是“抗漲”派,質疑油價為何只漲不跌;一種是“陰謀”論派,指責石油巨頭從中游說;一種是“經濟影響”派,認為此時調整油價,將帶來新的通脹壓力。
最終讓漲價成為現實的,是一個被發改委隨時拿來應對指責的“法寶”——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這一機制要求,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從最近幾年的油價調整實踐來看,這一機制一定程度上淪為了每次漲價的推手,有人甚至對此計算公式做過研究,發現只能漲無法跌。與該項機制推出之時號稱的“市場化”口號相比,現在并未脫離政府定價的怪圈,特別是當油價調整已成各方利益平衡、利益再分配的過程之時。
可以發現,政府每次調整油價均在小心翼翼,從此次調價窗口期來說,其實“兩會”期間調價已在預期之中,現在看來,政府還是跳過了“兩會”敏感期。
從油價調整來說,其確實有助于產業結構調整,然而相比價格調整,政府更應關注的是如何推出一套清晰的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油價機制。
不過,政府的價格主管部門似乎對此并不感冒。最明顯的,就是定價部門往往以“石油安全”為由頭,并不愿意建立真正的石油競爭市場和競爭機制,民營油企過去幾年一直呼吁放開油源,實際操作卻是名存實亡,其次,寧愿采取政府定價、補貼的方式,也并不愿意真正搞清成本機制(當然也有石油巨頭本身的阻力),這項持續多年的學界呼聲,在過去幾年并未迎來現實層面的操作。
這一切均是能源價格調整的基礎,否則油價只能陷入“調價等于漲價”的惡性循環。現在是“8元時代”,“9元時代”并不遙遠,只是我們的調價機制何時才能八九不離十?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