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標準之戰全面打響 將統一充電接口
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尚未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的背景下,一場標準之爭悄然打響。2012年5月7日,來自德國和美國的8家汽車廠商(奧迪、寶馬、克萊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時捷和大眾)宣布未來將采用統一的充電接口標準,新標準將在歐洲和美國范圍內使用。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也已規定,從2017年開始,所有在歐洲銷售的新電動汽車都將采用這個新接口標準。
通用汽車表示,這種聯合充電方式能夠降低研發費用以及基礎設施的復雜性,并能提高充電的可靠性以及減少車主的日常使用費用。各大車企認為,充電標準的統一可以在國際范圍內加速建設通用充電系統,推動全球實現電動車充電標準的統一。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豐田、本田在內的所有亞洲汽車制造商都未參與支持這個新標準,因為他們已經開始應用了一種名為CHAdeMO的直流快速充電系統。
汽車營銷策劃專家、英孚思國際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郎學紅認為,未來國際市場上的電動車之爭其實就是標準之爭。相對傳統能源市場,電動車市場的標準仍屬空白,誰制定了新的標準,誰產生了更大的規模化效應,也就占領了產業鏈的上游。
2011年12月,中國也發布了有關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的4項國家標準,并于2012年3月1日起實施。而就在中國電動車國家標準出臺前夜,將中國汽車市場視為其未來戰略重點的國際汽車巨頭——戴姆勒-奔馳和寶馬公司聯袂在北京高調舉辦了一場充電基礎設施研討會。業內將這場研討會解讀為國際巨頭在最后時刻的努力,意欲對中國相關標準的制定者施加影響,從而為其未來在中國市場爭取更多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戴姆勒公司標準化和充電基礎設施技術交流負責人Ralf Noha說出了他們的擔心:"插頭可以不同,但通信協議必須一致,其實拓撲、通信協議才是我們之間需要調和的重點。" Ralf Noha表示,如果通信協議不同,汽車廠商就需要為了適用不同的標準而開發不同的技術,研發的工作量和成本都會很高。
"充電站接口的標準將對企業有很大影響,如果與國家統一的標準不符,企業將不得不更改模具和工業流程,造成巨大成本浪費,而與標準一致的企業則受益匪淺。"郎學紅認為,以奔馳和寶馬為代表的跨國汽車企業之所以對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的國家標準如此重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國未來廣闊的電動車市場前景。此前我國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就指出,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將超過500萬輛。
之前各方在制造電動汽車以及各地在建造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時,都曾經遇到標準不統一帶來的矛盾,也阻礙了電動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但實際上,無論歐美標準、日系標準還是中國標準未來都面臨著被改造的風險。因為車商為對接各國標準而進行汽車改造并非長久之計,全球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
"電動車充電接口標準的國際之爭還將繼續,"郎學紅認為,任何新生產業的標準都會從混亂最終走向統一,誰領先誰就將處于主導地位。雖然目前中國的市場規模優勢明顯,短期內進口到國內的電動車都將按照中國的標準進行改進,但如果未來中國的市場規模沒有達到預期,國際標準化組織肯定會選擇一項被普遍實施的、成本低的、易于操作的標準來作為國際化標準。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