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利益 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實際已成空文
日前,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決定在汽車行業建立落后企業退出機制。然而,這條旨在斬斷阻礙產業發展的利益鏈,建立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管理機制,調整結構、加快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通知,卻由于相關標準太寬松,缺乏相應的力度和決心,引起了各方的質疑。誰能想到一則原本想斬斷利益鏈條的政策,卻反過來是維護各方利益。
維護多方利益,政策疲軟
據悉,從2010年起,我國的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我國落后產能過多的問題,并下決心清洗落后產能,然而在推行的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相關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地方利益與中央政策相協調的問題。”
“雙方的利益沖突不僅將阻礙政策的推進,而且也將成為未來《通知》推行的重要阻力之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職副秘書長杜芳慈表示。他認為,目前幾乎國內所有的省市都布局或者規劃有汽車整車及相關產業,汽車已經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也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即使是落后產能對于拉動當地經濟、提高就業率也有不少的貢獻。
“《通知》實施后,地方利益必定受到損害。”杜芳慈稱。
為了權衡地方和中央的利益,《通知》規定,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管理中,對于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摩托車生產企業,實行為期2年的特別公示管理(新建企業除外),要求其整改、盡快滿足準入條件。
行業人士多不看好
對于這兩年的過渡期,不少在整改范圍內的小企業似乎看到了希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企業負責人則表示:“畢竟還有兩年的期限,在這兩年總能想出對策,這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該《通知》的執行存在難度。
另有一些業內人士指出,該退出機制在對落后企業的裁汰上,標準太寬松,顯得優柔寡斷,“乘用車年銷量1000臺,這些標準都很輕松了。而且,你完不成,還要給你幾年的時間整改。這說明,政府真的沒有下定決心。”某業內人士如是認為。
“我們國家的汽車行業呈現出小、弱、散的特點,這個時候要痛下決心進行整改,但是從這個政策中,我看不到這種決心,我看到的只是一種警告意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告訴記者,這個政策只有象征性意義,實際價值很少。
“沒用,沒用!!”在記者就此事咨詢國內汽車研究專家楊再舜時,他連呼沒用。據他介紹,汽車資質的問題由來已久,相關的政策因為各方利益的博弈,也一直拖著沒有推出。如今,雖然推出了這個政策,但由于還是存在各方利益的博弈,所以其“實際的意義不大,幾乎等于沒作用”。
可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相關通知雖然出臺了,但由于還是牽扯各方利益,對各方的實際利益的觸動也不會太大,因此,這個一直被業內人士寄予厚望的“汽車行業整改政策”,實際上已與一紙空文無異。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