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版”校車安全管理實施意見公布
校車承載著下一代的生命,廣西的校車將如何駛向安全之路?2012年10月31日,自治區教育廳、安監局、公安廳等多個部門聯合召開廣西校車安全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會議公布了新近制定的我區《關于校車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這份“廣西版”的校車安全管理規范,不僅明確了在3年過渡期內,自治區什么樣的校車可以上路,還為將來校車如何安全行駛指明方向。
過渡期內校車也有門檻
2011年10月,甘肅“小博士”幼兒園的校車安全事故刺痛了所有人的神經,國家有關校車安全管理的排查、制度建設隨之啟動。2012年4月,國務院頒發《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要求今后學校使用的校車應當“符合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即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標安全校車,但提出各地可以設定過渡期。同年3月自治區政府也下發了相關指導意見,提出校車試點和政府投入等重要信息。10月,廣西建立校車安全廳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制度的成員單位涉及教育、公安、發改委等20個部門;10月25日,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西關于校車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簡稱《意見》)。
《意見》規定,符合“國標”的校車在廣西完全落地前有3年的過渡期(從《意見》下發之日起),在這3年內,用于接送學生的專用校車不能滿足需求的,可以使用取得校車標牌的其他載客汽車接送學生。
在10月31日的聯席會議上,與會成員單位負責人在解讀這一政策時指出,過渡期內的校車雖然可以不滿足“國標”要求,但并不等于沒有門檻:首先,載客汽車必須7座以上,7座以下或是農用、貨運、拼裝車輛,以及拖拉機、三輪車都不符合條件;其次,校車必須取得使用許可,駕駛員還需額外取得校車駕駛資格,老司機即使有大車證,沒有校車駕駛資格,也不能開校車。此外,《意見》還指出了,校車服務的對象是小學和初中學校學生,幼兒園、高中和大學的車輛暫時沒有納入“校車”范圍。
南寧校車“上牌數”為零
事實上,2012年4月“國家版”《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出臺之時,已經明確了校車準入制度。2012年7月,南寧市曾出臺《南寧市進一步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意見》,這一政策同樣提出了校車必須取得校車許可證的要求。并且,此前已經在車管所備案的校車,也要重新提交材料進行審核。同時,即使是過渡期內批準使用的非國標校車,要按規定噴涂校車專用外觀,并且要安裝校車標志燈,機動車行駛證上還要簽注校車類型和核載人數。
那么,南寧本地校車上牌的情況怎么樣?2012年10月31日,記者從南寧市教育局獲悉,雖然國家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沒有把幼兒園等階段的車輛納入校車管理范圍,但教育、交警支隊等部門實際對所有學校的“校車”都要進行管理,且管理的標準一致。
雖然國家的《條例》管理的對象為中小學,但南寧市實際的情況是,此前在車管所備案的校車只有7臺,都是民辦幼兒園或民辦企業辦理的。而且,只有一臺美式“長鼻子”校車達標。截至10月31日,南寧市有2臺校車已經經過車管所驗收,目前正在經政府同意許可,從嚴格意義上說,南寧目前還沒有一輛校車取得校車使用許可(校車標牌)。
中小學上牌的校車沒有一輛,但是實際在路上跑著的不少車輛,都承擔著運送學生和家長的職責。教育系統一業內人士稱,類似的情況在廣西各地都存在。
沒名分的“校車”更難管
在2012年10月31日的聯席會議上,教育部門的與會人員指出:國家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指出,校車和駕駛人應在本條例實施日起90日內,依照規定申請校車使用許可和校車駕駛資格。很多人據此誤認為過渡期就是90天,而實際情況是,大量在用的校車離“國標”的要求很遙遠,所以,一些學校或管理部門出于安全、責任、資金以及是否合規的考慮,干脆不提供校車服務,將實際存在的學生上下學要求推出校門。
記者了解到,2012年春季學期,柳州的鹿寨進行過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在江口鄉中心校開設校車試點。先后開設了3條線路,一共投入了3輛中型客運車。2012年春季學期結束時,江口鄉中心校接到了當地交警部門的通知,說接送孩子的車輛達不到《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中規定的標準,要求停止運送學生。2012年秋季學期后,這一模式的校車試點被迫停止。
當地一教育負責人表示,試點停止之后,學生上下學又回到過去的狀態:接送孩子的車輛各式各樣,除了家長騎摩托車來接送學生,部分學生是乘坐公交車或客運車回家,部分學生則是乘坐五菱等私人運輸車輛,甚至有學生坐拖拉機回家。比較起來,此前校車試點過程中使用的中型客運車,都是使用一年左右的車輛,比目前絕大部分孩子乘坐的交通工具要好。
該負責人認為,學生搭乘的車輛存在超載、車輛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安全隱患反而更高。
因此,新近出臺的廣西版《意見》,無疑為江口鄉的試點給出了3年的“生路”,按照政策規定,在過渡期內,只要取得了校車許可和駕駛資格,這一措施將有可能繼續。鹿寨教育系統一負責人還提出,在過渡期限內,希望有關部門能考慮到農村情況,出臺各地的實施意見時,讓城市和農村校車的要求有所區別。
管重點也要顧細節
農村道路交通狀況復雜、農村學校資金投入能力有限,農村班線有限、覆蓋不多……在校車問題上,農村校車實際是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在10月31日的聯席會議上,與會人員指出,城市中小學學生上下學尚可以通過家長接送、城市公交等解決,農村校車問題解決不好,學生傷亡交通事故的隱患就無法消除。因此,相關部門還要多舉措探索農村學生的上下學問題。實行寄宿制,從根本上減少學生上下學的危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渠道;發展農村班線,讓農村交通“公交化”也是一個路子;此外,還應探索更多解決的辦法。
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就在做一項探索:從2012年秋季新學期開學起,10輛國家標準化安全校車在指定線路上,每周定點往返接送著958名孩子。據悉,這10輛小車由國家計生協會和鄭州宇通公司共同捐贈。目前,按5公里以內收0.5元,5公里以上收1元的標準收取車費,余下部分則由縣財政補貼。目前,該縣開通了同樂—高培、洋溪—勇偉等7個鄉鎮10條校車路線,共設39個站點。每周日校車要到接送點接孩子們回校,周五下午送孩子放學。
由于資金和車輛有限,運行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一輛校車只能坐30個學生,要送完958名孩子,需要往返幾個來回。等待時間最長的那一批孩子,大約要等1個半小時。三江相關負責人表示,解決校車問題還應注意到農村的實際狀況:村級公路路窄、彎多、坡陡,很多校車都沒法開,目前該縣正同步進行公路分級改造,道路改好后,再有計劃地推進校車試點工作。教育部門也指出,農村、山區購置校車應注意到道路實際,靈活輕巧好調頭的中小型校車更符合廣西的“區情”。
10月31日的聯席會與會人員還指出,校車管理除了關注重點和難點,還應留意一些細節:例如校車站點的交通配套、校車照管人員的安全培訓、甚至有沒有設置或系好乘員的安全帶等,相關部門都應加以管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