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發布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三門峽市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
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三政辦〔2024〕3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三門峽市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2月8日
三門峽市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
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23〕4號),進一步改善我市城市交通結構,提升服務品質,方便群眾出行,加快推動我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公交優先,統籌協調。堅持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以公交優先促進公交優秀,充分發揮城市公交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不斷提高城市公交的競爭力、吸引力,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優先選擇城市公交出行。
(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堅持城市公交的公益屬性,落實城市公交資源配置、服務質量監管、票制票價制定及調整等政府主導責任,鼓勵企業多元化發展,推動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維護與運營的市場化改革。
(三)堅持改革創新,綠色發展。加快行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城市政府購買服務、用地綜合開發等關鍵制度創新,深化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措施,推動行業發展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二、發展目標
(一)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到2025年,我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不低于50%,城市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60%。
(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到2025年,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新建或改擴建城市主干道港灣式公交停靠站設置比例達到100%;新增無障礙城市公交站臺設置比例達到80%以上;新增公交專用車道30余公里;新設置公交優先交叉口8個。
(三)技術裝備更加先進。到2025年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比例達到100%(不包括應急救援車輛)。新增和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車比例不低于30%。城市公交車載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安裝率達到100%。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車客流調查儀達到100%。
(四)服務保障更加優質。早晚高峰時段城市公共汽電車平均運營時速達到18公里/小時以上,發車正點率不低于90%,來車信息實時預報覆蓋率達到100%,非現金支付比例達到80%以上。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不低于85%。
(五)運營安全更有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行車責任事故死亡率不高于0.05人/百萬車公里,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公交車駕駛區域防護隔離設施安裝率達到100%。
(六)行業發展更可持續。城市公共交通運營補貼補償到位率達到100%,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現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職工收入原則上不低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從業人員職業自豪感和歸屬感明顯增強。
(七)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到2025年,我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品質、保障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智能化、綠色化、多元化發展取得新突破,城市公共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三、重點工作
(一)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
1.加強規劃引領。加快編制《三門峽市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科學規劃公交線網、客運走廊、樞紐場站、優先系統、公交場站等,促進城市公共交通與城市總體發展的良性互動、高度協調,并將主要內容納入相關詳細規劃。(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自然資源規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市、區〕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縣〔市、區〕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管委會落實,不再逐一列出)
2.完善政策制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成本規制及財政補貼補償辦法,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費用年度審計與評價機制,科學劃分政策性虧損和經營性虧損,合理界定公共財政補貼范圍,規范、高效使用財政資金。制定城市公交場站建設土地綜合利用辦法,推進公交場站用地綜合開發,實現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編制城市公共交通專項應急預案,有效應對公共交通突發事件,保障公共交通暢通、安全和穩定。(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自然資源規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
3.強化示范引領。加大對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車輛更新的支持力度,完善財稅補貼政策,提升公交服務品質,積極爭創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爭取2025年達到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標準。(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落實)
(二)加快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結合城市發展需要,完善公交場站、首末站等建設布局。建成商務中心區公交停車場,建設高鐵南站、客運北站等公交換乘樞紐。根據規劃人口發展規模和空間分布,在新建居住區、大型辦公區、商業區、高校園區等重點區域,合理配套建設公交首末站、樞紐站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設施,做到同步規劃、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規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
2.改善公共交通站點環境。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站點候乘設施,開展城市公交站臺無障礙改造,建設標準化站臺。逐步提高港灣式公交停靠站設置比例,新建、改擴建城市主干道時按照“三有兩無”(有雨棚、有座位、有站臺、無障礙、無積水)標準同步建設港灣式公交停靠站。(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文旅集團)
3.支持公共交通場站綜合開發。支持原土地使用者對現有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進行立體綜合開發,建設具有商業功能的城市公共交通綜合體。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和收益反哺機制,將場站綜合開發收益統籌用于建設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和補貼運營虧損,增強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交通運輸局、財政局)
(三)加快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
1.豐富城市公交網絡。根據城市發展和市民出行需求,不斷優化公交線網,發展微循環公交線路,積極發展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務。(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文化廣電旅游局)
2.加強城市公共交通換乘銜接。在公路客運站、城市出入口、高鐵站、旅游景區出入口等重點區域建設換乘站,實現高鐵、長途、公交無縫換乘。完善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系統,加強城市公共交通站點周邊公共自行車的車輛調度和停放管理,便利群眾“最后一公里”出行。(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公安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
3.強化城市公共交通數字化應用。推廣“出行即服務”理念,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通信、區塊鏈等新技術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公交智能化系統建設,實現智能調度、客流分析、智能排班等,提高城市公交運營效能。普及電子站牌,推廣公交車實時位置、預計到站時間查詢等手機應用,為公眾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服務。到2025年,中心城區內電子站牌總數達到80座以上,基本覆蓋中心城區主要干道公交停靠站,實現車輛運行軌跡實時查詢。提升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和非現金支付比例,方便群眾“一卡通乘”“一碼通行”。(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政務和大數據局、公安局、文旅集團)
4.推廣應用城市公共交通綠色裝備。圍繞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到2025年,中心城區的70臺老舊天然氣公交車更新為低地板低入口新能源公交車,中心城區公交車總量達到350臺,萬人公交車輛保有量達到14標臺/萬人。(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
5.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適老化服務水平。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適老化建設改造,提高無障礙公交站臺設置比例,確保市政基礎設施新建改造過程中同步進行無障礙設施建設。在市政基礎設施使用過程中需實施無障礙改造的,按照“誰使用,誰改造”的原則進行改造。提升新增和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車比例,打造敬老愛老助老公交線路服務品牌。落實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優待政策,逐步取消老年卡年審,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含電子社保卡)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實現公交刷社會保障卡乘車出行。(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健康委、文旅集團)
(四)建立公共交通持續發展機制
1.健全財政扶持機制。將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體系,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場站建設和改造、新能源車輛推廣、充換電設施建設、信息化水平提升、適老化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政府購買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制度。制定低票價、減免票政策時,充分考慮本地財力情況,對企業因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結合實際給予補貼和補償。全面落實城市公共交通企業依法享受的減征或免征有關稅費政策。(責任單位:市財政局、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住房城鄉建設局、稅務局)
2.建立票價評估和調整機制。逐步建立公共交通票價動態評估和調整機制,構建“政府可負擔、企業可持續、百姓可承受”的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價體系。定期評估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成本和票價水平,綜合考慮社會承受能力、企業運營成本、交通供求狀況以及財政承擔能力,根據服務質量、運輸距離等因素,建立多層次、差別化的價格體系,實現優質優價。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票價與企業運營成本、政府補貼的聯動機制,促進城市公共交通持續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
3.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業務,提高資源要素價值,釋放企業發展活力,增強企業“造血”能力。加強銀企合作,創新金融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采用發行專項債、中期票據等多元化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保障持續的經營性流動資金。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鼓勵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進行資源重組,形成行業發展合力,促進城市公共交通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持續提升企業現代化治理能力。(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金融局)
4.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加快建立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機制和合理增長機制,優先保障職工工資發放,確保職工收入原則上不低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不斷改善從業人員生產生活環境,推進職工休息室、愛心驛站等建設,妥善解決駕駛員就餐、休息等方面實際問題。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勞動保護,定期對從業人員開展體檢和心理健康輔導,保障從業人員身心健康。(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委、總工會、衛生健康委)
(五)提高公共交通安全運營水平
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生產監管,壓緊壓實行業主管部門運營安全監管責任、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安全生產雙重預防體系,嚴格開展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重大風險防控,強化跨河橋梁、臨崖路段等交通安全設施檢查,完善駕駛區域安全防護隔離設施,強化車輛定期檢驗檢測和新能源車輛充換電管理。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建設,合力監督指導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做好反恐、安檢、治安防范和消防安全管理相關工作,加強公共安全防范。常態化組織開展各類應急演練,增強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督促指導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完善極端天氣、突發事件情況下的停運機制,細化停運標準。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時,堅決及時停運,嚴禁駕駛員冒險作業、涉險運營。(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應急局、公安局、住房城鄉建設局)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保障。市交通運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由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定期研究解決公交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加強信息溝通,確保圓滿完成我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工作任務。各縣(市、區)政府要切實履行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分解任務、壓實責任,加強政策和資金保障。
(二)強化政策支持。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要與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相互銜接,充分保障規劃中確定的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加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重點支持建設大型公共交通樞紐場站、購置新能源車輛、開設冷僻線路。
(三)完善考核評價。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要依據《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動態績效評價辦法(試行)》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的動態監測,落實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各方責任,建立公共交通服務質量考核機制。按要求對各縣(市、區)開展動態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運營績效、發放政府補貼的重要依據。
(四)營造良好氛圍。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城市無車日等活動,倡導公務出行優先選擇城市公共交通,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對城市公共交通的接受度和認同感,積極營造綠色出行濃厚氛圍。
附件:2024szb03.pdf
相關解讀: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門峽市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讀材料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門峽市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策問答
一圖讀懂: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門峽市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