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發布
2025年1月22日,遼寧省發展改革委 遼寧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落實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遼發改環資〔2025〕31號】。
《通知》在以舊換新條款中明確提出:加力開展交通領域以舊換新。在落實2024年支持政策基礎上,將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加力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重點支持車齡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車和超出質保期的動力電池更新。
原文如下
省發展改革委 省財政廳關于推動落實2025年
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
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
遼發改環資〔2025〕31號
相關市人民政府,省直相關部門: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發改環資〔2025〕13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為進一步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遼寧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24〕9號),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推動落實我省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通知如下。
一、重點任務
(一)設備更新方面
積極謀劃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增加先進產能、提高生產效率。
1.積極推動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在繼續推動工業、用能設備、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物流、環境基礎設施、教育、文旅、醫療、老舊電梯等設備更新基礎上,將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3個領域納入支持范圍。組織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實施以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為載體,整體部署并規模化實施設備更新。
2.降低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強化跨部門統籌協調,對符合有關條件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相關的銀行貸款本金,在落實中央財政貼息1.5個百分點基礎上,通過國家安排我省的相關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額外予以貼息支持。
3.支持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強化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項目謀劃和跟蹤調度,推動項目高效實施,繼續支持引導符合條件的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
4.加強回收循環利用能力建設。繼續推動高水平回收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基層網點優勢,認真謀劃生活垃圾收運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項目。圍繞回收循環利用開展重大技術裝備科技攻關,積極培育一批資源循環領域骨干企業。
(二)以舊換新方面
統籌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中央資金和省市配套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進一步擴大內需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消費結構綠色升級。
5.穩步推進農業領域以舊換新。在《關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補充通知》(農辦機〔2024〕5號)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將水稻拋秧機、田間作業檢測終端、植保無人機、糧食干燥機(烘干機)、色選機、磨粉機等6類農機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同時省級自行確定的報廢更新補貼農機種類范圍由6個提高到12個。
6.加力開展交通領域以舊換新。在落實2024年支持政策基礎上,將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加力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重點支持車齡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車和超出質保期的動力電池更新。
7.重點實施商務領域以舊換新。優先支持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在《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商消費函〔2024〕392號)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范圍。對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乘用車并購買乘用車新車的,通過汽車置換更新補貼予以支持。將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微波爐、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等12類家電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的予以購新補貼。積極促進智能家居消費等,繼續對個人消費者在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過程中購置所用物品和材料予以換新補貼。為做好全省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集中整治工作,對個人消費者交售用于報廢的老舊電動自行車并換購新車的加力給予以舊換新補貼。
(三)回收循環利用方面
深入落實全面節約戰略,著力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推動實現“去舊更容易,換新更便捷”,促進經濟循環發展。
8.支持廢棄物回收處理。重點支持廢棄電子產品處理,逐步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的范圍、標準和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統籌利用2025年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予以支持,進一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9.強化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推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建設,對提供二手商品質量檢驗服務、信息擦除檢驗服務的平臺企業和第三方機構予以政策支持。對具備條件的企業實施廢舊機電設備再制造,且再制造產品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的予以政策支持。
10.規范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發展。落實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制度,規范行業稅收秩序。落實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專項行動,重點支持汽車、電器電子產品等生產企業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依法嚴厲打擊在拆解或處置過程中的違法行為。
(四)標準提升方面
充分發揮標準提升牽引作用,提升重點行業和重要設備強制性技術、能耗、排放等指標要求,提高準入門檻、強化能效約束,倒逼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11.加快標準制定修訂。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重點行業和重要設備技術、能耗、排放,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質量和安全,智能家居、數碼產品等領域能效或水效,資源循環利用等標準制修訂。到2025年底,主導或參與制定修訂國家標準30項、地方標準60項。
12.強化標準執行監督。科學制定遼寧省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開展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按照國家確定的能效和水效標識實施范圍,組織申報產品設備能效和水效“領跑者”。嚴格執行能耗、污染物排放等強制性標準,提升標準約束力。
二、具體要求
(一)完善項目儲備。省直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組織各地區深入開展工業、農業、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存量設備評估診斷,分領域分行業明確設備更新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省發展改革委要組織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以淘汰落后低效設備為重點,完善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常態化儲備,提高項目成熟度和可落地性。
(二)強化資金管理。省發展改革委按要求及時分解下達資金計劃,強化項目日常調度,督促指導地方項目實施。省財政廳根據中央資金分配情況,對中央直接向地方安排的資金按國家要求落實配套資金,省與市分擔比例參照《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與市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遼政辦發〔2018〕49號)第二條有關規定執行。省財政廳明確各市財政部門從收到同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提出資金申請到資金撥付到消費者的時限。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遼寧省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管理辦法》和相關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嚴格資金管理,嚴禁截留、擠占或挪作他用。各市要按照國家要求完成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清算,做好相關支持政策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若某市用完省以上下達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額度,則超出部分由該市自籌解決,省不再負擔。截至2025年12月31日未用完的中央下達資金和省級配套資金額度分別收回中央和省財政。
(三)優化參與門檻。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要指導地方合理確定、及時更新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經營主體名單。同時,在做好風險防控前提下,指導地方結合實際預撥部分資金到相應支付平臺或經營主體,提高資金清算效率,降低企業墊資和經營壓力。
(四)簡化補貼流程。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要指導地方通過群眾廣泛知曉、日常使用頻次較高的政務平臺、手機應用程序等發放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格,優化老舊營運貨車、汽車、電動自行車等以舊換新補貼審核流程,減少非必要審批層級和環節。
(五)規范市場秩序。省市場監管局要指導地方引導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經營主體實施產品銷售價格公開承諾。加大監管檢查力度,依法查處經營主體價格違法行為。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嚴厲打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舊充新、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以及偽造冒用能效水效標識等行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建設。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發展改革委將充分發揮“兩新”工作牽頭部門作用,會同省財政廳等有關部門強化統籌協調和跟蹤調度,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各市人民政府結合實際穩妥有序落實好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壓實部門責任,強化協調推進,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放大“兩新”政策效應。
(二)健全政策體系。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結合國家要求和我省實際,制定完善相關領域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細則,明確補貼品類、標準、限額、時限和實施方式,組織指導各地區落實好相關領域政策。嚴格執行《通知》中已明確的相關領域支持標準。
(三)強化跟蹤問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將對各地區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開展評估督導,及時評估資金使用和任務目標完成等情況,適時調整各地區資金額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工作推進、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績效目標實現等情況開展自評自查,及時將資金使用和績效目標完成等情況報送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通過網絡、媒體、深入社區和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兩新”政策進展成效,細化解讀政策內涵和具體操作方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省發展改革委
省財政廳
2025年1月22日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01-09]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12-24]
- 交通運輸部: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強化 客車末端服務補短板[12-03]
- 重大改革 明年起 大中型客貨車準駕年齡上限延長至63歲[11-14]
- 交通運輸部推出《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公益宣傳力作[11-05]
- GB 24406—2024新標出臺 校車座椅安全要求全面升級[11-04]
- 交通運輸部關于貫徹實施《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通知[10-30]
-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專家解讀[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