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華:對抗日韓巨頭 國產動力電池上下游要建利益共同體
發布時間:2016年05月31日 07:24 來源:高工鋰電
2016年以來,政策的調整變化讓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思考期。數據能最為直觀的反映出這一變化,中汽協數據顯示,1-4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4442輛,環比下滑63%。
國軒高科總裁 方建華
政策變化帶來的市場波動讓不少企業陷入對于未來發展“不確定性的恐慌”。在近日舉行的國內某知名展會上,不少動力電池企業都表達了這種不安與擔憂。
然而,國軒高科總裁方建華卻有自己清晰的判斷:政策一時的調整改變不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國內新能源汽車每年至少會以翻番的速度增長,這種趨勢不可能被改變。
從行業的角度看,這一輪的調整是對于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監管更嚴,對于動力電池產品要求更嚴格,而且對于自主品牌寄予的希望也更大。基于此,方建華認為,這輪調整將對于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面對政策的調整,動力電池企業該如何應對;面對日韓巨頭的瘋狂進攻,國內企業又該如何防守?第八屆高工鋰電高峰產業論壇期間,通過與國軒高科總裁方建華的深度交流,就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調整、國產動力電池發展現狀、產業格局以及突圍路徑等熱點話題展開對話,以下為對話實錄。
問:上半年以來,三元暫緩、騙補核查、新能源汽車目錄重審、動力電池新國標施行等一系列政策的調整變化,是否會影響到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方建華: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從瘋狂到趨于理性的過程,新能源汽車產業同樣如此。
政策一時的調整改變不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國內新能源汽車每年至少會以翻番的速度增長,這個無法改變。
短期的調整消化可能對于整個行業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從行業的角度來講,這一輪的調整是對于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監管更嚴了,對于動力電池產品要求更嚴格了,而且對于自主品牌寄予的希望也更大了。
從這三個層面來看,這對于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是有積極推動作用的。
問: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國內目前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超130家,與此同時,從一些其它領域轉入的企業還在增加,您如何看待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趨勢?
方建華:可預見的是,整個行業的集聚程度會越來越高,今年結構性的產能過剩會出現,行業洗牌會逐步開始。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提出,在2020年之前,要形成3—5家產銷規模超過百億瓦時、具有關鍵材料研發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并在正負極、隔膜、電解質等關鍵材料領域分別形成2—3家骨干生產企業。
我們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能需求將會超過100GWh,從國家層面來講,希望培育至少1—2家產能達到30~40GWh,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這意味著無論是在電池領域,還是在材料、設備領域,整個行業的集聚程度會越來越高。
問:如何看待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目前是否具備了與日韓巨頭競爭的實力?
方建華:盡管行業發展目前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這個產業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技術的進步,還是產業化的進程,還是產品的成熟度,我們參與其中的人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2009~2011年的時候,只要把電池裝到車上的就可以,說白了就是膽子大。實際上,今天來講,無論是在商用車上,還是在乘用車上,都經過了長期的驗證,有的有5年,有的也有3年。
事實證明,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已經完全具備給中國廠商配備電池的能力,安全是有保證的,在技術層面,中國動力電池在四大關鍵材料領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實現了全面的國產化,并在批量化供應國外的大巨頭。
從能滿足市場需求,到被國際巨頭認可,這說明產業化和技術進步非常明顯。
此外,在下一代電池的研發上,中國企業也絲毫不落后,例如,不少企業已經明確了到2020年能達到電池能量密度300wh/kg的目標,這個是和國際是同步的。
在更高比能量密度的電池上,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上,我們的科研機構、大學科研院所從專利到論文的基礎研究都已經超過了全球的平均水平。這一切表明,我們的技術驅動和應用發展是非常快的。
同時,客觀來看,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還存在一些差距,這些差距體現在電池制造的工程化能力上,例如電池制造裝備,在制造的前端工序上,國內和日韓及德國還存在一些差距,其次,電池制造企業的過程控制能力,工藝實現能力、品質監控能力,這方面既有硬件方面的差距,也有主觀意識層面的問題。
但是,這種產業化、工程能力的差距,是可以通過規模化制造中短期內實現追趕,這和核心技術的缺失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我們應該充滿信心。
問:包括LG、三星等日韓企業都打出1wh/元的價格策略,這個是否會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形成沖擊?
方建華:日韓企業的1元/wh的價格,與其說是他們的成本優勢,不如說是一種商業競爭的手段,松下在特斯拉上已經干過一筆,韓國企業也在走這條路。
事實上,從產業化和成本控制來看,這個是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所在,從消費類電子用電池就可以看出來,中國人之所以能夠戰勝日韓,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蘋果、三星、索尼都是用的中國產的電池,我們憑借的就是高性價比的優勢,動力電池假以時日肯定也會是中國企業的天下。
在成本上,國軒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電池組售價2.3~2.5元/wh,毛利率是40%以上,電池系統價格已經低至1.5元/wh以內,電芯的價格就更低,這意味著韓國企業的目標我們現在就已經實現了。
我們現在采用的是磷酸鐵鋰的電池,能量密度在130wh/kg,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只有180wh/kg左右,按我們的規劃,到2020年,我們自己的三元電池能量密度會提升到300wh/kg,到那時價格必然會更低,所以在產品價格上,我們根本不擔心日韓的競爭。
問:業內有聲音認為,政策搞規范和準入會屏蔽國外高端產品進入國內整車領域,致使中國整車無法實現高端化,對此,您如何看待?
方建華:國內一些整車企業依然是三十年前的思維,這種思路是完全錯誤的。
傳統車領域里,國產車的核心零部件完全是進口的,我們高大上了么?我們白富美了嗎?華為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國產的,但依然實現了和蘋果、三星抗衡甚至超越,與此同時,蘋果和三星的核心部件和生產制造都是用中國的,這絲毫沒影響其成為國際巨頭。
所以,我覺得國人前些年一直被束縛甚至奴役的思想需要改變。在中國經濟達到這樣的體量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有自信心,要有一種精神。否則,真的有一天我們走到世界前面的時候,我們可能都不敢相信,更不敢嘗試。
問:中國新能源汽車以及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要形成真正的全球競爭力,在具體的戰術上要如何實現?
方建華:新能源汽車包括動力電池首先是一個顛覆性的行業,不是單純的制造行業,不是傳統產品的延續;第二是一個爆發性增長的行業,機會轉瞬即逝,抓住了就會快速增長,抓不住就會錯過;第三個是未來空間是無限大的產業,將會超過所有人的預計,這三個疊加起來,既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機會,也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挑戰。
在戰略上,中國企業上下游要構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一定要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材料企業,裝備企業,電池企業、車企及其它應用企業,都要建立形成利益共同體,無論是在技術進步、產品開發上,還是在市場營銷,商業模式上,都要抱團取暖。
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動力電池企業之間應該聯合,上下游企業之間要形成聯盟。
國軒高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一些嘗試,例如和隔膜企業星源材質設立合資公司,和北汽新能源有資本的介入,和碳酸鋰企業也有相應的合作和布局。
在下一代的材料領域(高鎳三元、NCA、硅基負極),國軒高科也會和國際上領先的研究機構和生產企業進行合作,只有和上游企業形成緊密合作,才能共同推動技術和產品進步。
對于前段時間原材料的瘋漲,我是提出異議的,這個不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企業如果追逐短期利益,是不可持續的。行業的大環境破壞后,企業自然沒有辦法維系。
我們呼吁從業者,整個行業要聯合起來,建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形成技術的聯盟,產業上的聯合,市場上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做強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
鏈接:http://m.zxzsfwgs.cn/supply/2016/0531/article_71178.html
客車網推薦閱讀
客車網[m.zxzsfwgs.cn]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熱點新聞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
新聞專題
更多>>
圖片新聞更多>>
視頻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