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戴文德:張家口為世界氫能發展提供了樣本
氫能,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轉型的主要路徑之一;張家口,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具有發展氫能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2019年6月12日,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發布會暨UNDP授牌儀式、氫能產業項目簽約活動在京舉行。發布會期間,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戴文德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實錄:

尊敬的回書記,安副局長,以及歐陽明高院士,感謝你們真知灼見的分享,尊敬的各位來賓,我今天非常高興,委員榮幸能夠來到這里。
首先我謹代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向中國科技部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表示誠摯的感謝。感謝你們自2003年以來,在連續三期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技部全球環境基金合作的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項目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與我們持續的支持與合作。
此外,我也想熱烈地祝賀張家口市政府在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項目框架的支持下,成為我們的又一個示范城市。眾所周知,2022年冬奧會將在張家口舉辦,回顧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我們接下來將成功展示燃料電池大巴車的應用,今天應將成為項目的又一個里程碑。我必須自豪地說,張家口的奧運會將對全世界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成功的故事,張家口的奧運會將會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也是最綠色的冬奧會。
剛剛幾位領導以及歐陽院士的致辭和發言都非常具有啟發性,今天我也想解釋三個為什么。第一個為什么是我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嚴峻的挑戰的擔憂,各項報告和研究結果都一再的警告我們,人類已經經歷了大約一攝氏度的全球氣候變暖。如果我們不及時作出改變,任其持續下去的話,我們距離1.5攝氏度的升溫閾值將只剩下11年的時間,這意味著超出這個不可逆的閾值之后,我們將會面臨大面積的自然災害。比如干旱、洪水、極熱天氣、地震、泥石流爾以及無數物種的快速滅絕。
氣候變化不是一個即將來臨的挑戰,而是已經發生在我們身邊,已經發生在全球的嚴峻挑戰。我們所面臨的局勢其實非常危急,我們現在所打的也是一場人類生存的保衛戰。毫不夸張地講,然而目前看來,我們過去在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戰役中,并沒有取得預想中的勝利,實際上失敗的相當悲慘。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否認或者拖延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現在和未來幾年所采取的行動將會影響接下來的幾千年。
第二個為什么就是我們的氫能燃料電池的技術是一項變革性的技術,它對于碳中和的交通與能源部門至關重要。它意味著我們有機會可以開始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0甚至于是負值,是我們面對氣候變化唯一的解決辦法,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手段。所以比較幸運的是我們現在還有機會,對抗氣候變化還是一場我們可以獲勝的戰役。
自開發計劃署首次開始在中國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經濟,距今已經有16年的時間。隨著張家口的加入,七個示范城市將攜手領跑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運營,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充滿希望。
第三個為什么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履行的來之不易的巴黎協定的實際行動,也在上周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重申了中國的這一決心。所以說有了如此好的資源,我們必須一定要把這樣的高層的決心轉化成為實際行動,所以在張家口也是氫燃料電池車的生產以及部署,為這樣的生產和部署創造有利環境的先驅者。從剛剛各位所介紹的張家口的計劃來看,張家口目前已經有多輛氫燃料電池車在運行,也是讓我們覺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充滿希望。
能夠和中國各級政府從部委級以及到市級政府合作,也是為我們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特別是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剛剛前面領導已經介紹過,74輛燃料電池公共汽車已經在運行,并且張家口正在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制氫,而且氫能張家口的規劃不僅涉及氫的制備、存儲、基礎設施建設,也還涵蓋了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以及打造一個氫能消費的模式。
來自學術界以及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們也是對這一進程非常重要的合作關系,今天將要簽署的這六項協議意味著張家口和它周邊所能夠帶動的地區將會實現氫燃料電池應用的全產業覆蓋。
女士們,先生們,除非我們立即采取行動,將政府的決心和創新性技術進行一個有機的結合,打造出一個可復制的推廣的解決方案,除非這樣,我們不能有效的改變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實現習總書記所說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可以把項目在過去長期以來的實踐經驗分享給張家口,幫助張家口的發展。我們也堅信通過與當地政府、研究機構以及企業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在張家口打造一個可復制的樣板,把張家口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城市以及全世界。
女士們,先生們,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結束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的年會上,國際社會對中國成為全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領跑者的角色寄予眾望和堅定不移的支持。
今天我們開啟了中國脫碳的新篇章,也為全世界帶來了新的希望,所以在此我祝愿我們所有人再在這個偉大的征程中取得成功。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