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磊:基于數字經濟的公交數據生態圈挖掘
王小磊:高級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智庫專家,曾經任重慶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電車公司總工程師、BRT公司書記兼副總經理、公交維修公司總經理、恒通客車顧問、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史德洲(Шыдыр Жол Кей Джи)有限責任公司總機械師等。
前言
國務院2021年12月12日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21〕29號)》中提到:“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交通行業,可否因勢利導借此東風,通過在公共交通系統中發展數字經濟,來討論公交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本文的重點。
1. 關于數字經濟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IT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據成為一種新的生產資料。數字化改造機制和平臺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進一步促使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生產力要素秩序的演進使數字生產力成為當代先進生產力并帶來生產方式(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進,進而產生新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全新的發展范式。
1.1 起源
在網景瀏覽器(Netscape Web browser)1.0還處于測試階段,網站還不支持交易,還在使用撥號調制解調器,智能手機也不存在的上世紀互聯網發展初期,現在是區塊鏈研究所(Blockchain Research Institute)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兼職教授、安大略省特倫特大學(Chancellor of Trent University)兩屆校長和加拿大勛章成員(Member of The Order of Canada)的唐·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于1994- 1995年撰寫了一本名為《數字經濟The Digital Economy》的書,以清晰、通俗的語言,詳細論述了互聯網對經濟的影響,他被認為是最早提出“數字經濟”概念的人之一。2002年,美國學者金范秀(Beomsoo Kim)則將數字經濟定義為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其本質為“商品和服務以信息化形式進行交易”。
1.2 經濟學解釋
從字面上看,數字經濟就是基于數據技術的經濟,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就是讓數據產生經濟效益,即在經濟活動中起到催化、轉化以及助推等的作用。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數字經濟的范疇。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而言,數據產生經濟效益的過程大致為:采集—加工—用戶需求—交易。因此,數據經濟是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IT技術將其轉變為有價值的服務,并以此推動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可見,數字經濟的本質,即利用數字技術,發揮數據價值的一種新經濟形態。
1.3 與傳統經濟的差異
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差異在于:傳統經濟注重產品的制造,其經濟模式主要是從生產開始,主要以實體型的產品和服務進行交易。數字經濟則是以需求為導向,側重于產品的應用和服務的延伸,關注于發現潛在的、無形的使用者的需求,數字經濟本質上是一種以虛擬化方式交易商品和服務的特殊經濟形態,信息以數據方式呈現,其發展與信息通信技術緊密相關,關注于發現潛在的、無形的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個性化服務和創造用戶的價值。
2. 公交數據生態圈挖掘
在公交運營管理平臺是一個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的運營數據,形成了一個具有出行數據生態圈特點的數據底座。通過挖掘公交數據生態圈,使公交的運營數據除了用于自身的企業管理,還可以按照數據經濟學原理挖掘其隱性經濟要素,通過數據賦能增值與需求方的有償共享,讓運營數據的隱性經濟要素融入到公交運營生產的產業鏈系統中并獲得經濟效益。而公交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是為挖掘和開發公交數據生態圈必備的條件,也是公交從單一票務收入的實體經濟企業,步入具有虛擬經濟色彩的數據經濟行業的途徑之一。
2.1 運營數據的TOD特征
早在1993年,新城市主義代表人物彼得·卡爾索普(Peter Calthorpe)在《新美國大都市(The New American Metropolis)》書中就提出了“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概念,他認為公交必然引導城市的發展。在大數據環境下,城市公共交通的運營數據(如:乘客的公交卡ID和乘車碼全天的等),不僅僅是代表的人數,而是具有準確的時間和地理位置的、具有時空特征的數據,客流數據對TOD的作用就被賦予了城市發展更深層次的意義,可以為城市規劃、房地產、商業、娛樂……等項目的建設提供具有真實可靠的數據參考。
2.2 車輛行駛數據
信息技術也帶動了汽車技術的發展,使得公交車不僅是交通工具,而且是物聯網的節點、大數據的源泉、寬帶移動的智能終端、現代通信技術的推動者。鑒于公共交通的特點,公交車在提供交通出行的同時,還可以為城市出行信息服務商等相關的需求方提供實時的城市道路的交通流動態數據,為涉及智慧出行的行業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2.3 機務數據
依托公交車智能化程度逐漸提高的優勢,可結合車輛全壽命周期的需求,把原用于公交車的海量運維數據(含CAN總線、各主要總成、零部件),通過識別和篩選,與車輛、充電樁所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提供產品數據有償共享。對生產、供應商而言可以長期獲得產品的第一手“工業試驗”數據,公交企業也會因此獲利。
2.4 減碳數據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個以滿足出行者需求為導向的出行服務系統,在向乘客提供交通服務的過程中,按照公共交通減碳理論,公交企業的數字化管理系統會采集海量與 “雙碳”相關的數據,用交通減碳計算的方法學對這個生態圈的數據進行減碳量計算、核證并將投放至碳交易市場,即可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再結合當地政策開展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碳普惠”獎勵策略,將會進一步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3. 結語
數字經濟作為新一輪工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產物,是讓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數字產生經濟效益。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逐漸被視為一種新型經濟資源,根據不同的用途也被稱為一種新型貨幣-數據,數據賦予經濟活動新的價值。對公交數據的挖掘并不僅限于本文所舉例的內容,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公交企業可以根據企業內部條件和政策環境,開展對目前的:客流、運營、維修、后勤等傳統要素進行深度挖掘,來激活各種隱性經濟要素,并按照數字經濟的原理為其賦能增值,以此作為推進公交企業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建設的契機,降低企業經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公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公共交通資訊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