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車遇上地表81℃ 比亞迪商用車如何定義 “可靠”?
當吐魯番的地表溫度攀升至81℃, "中國熱極" 成為檢驗新能源汽車可靠性的天然實驗場。比亞迪的工程師們帶著他們的新能源客車,接受一場“地獄級” 的高溫考驗。當新能源客車遇上地表81℃,比亞迪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
極端高溫是暴露潛在問題的 “放大鏡”
吐魯番夏季夏季平均氣溫超過 40℃,測試當日地表溫度達到 81℃。如此嚴苛環境,燃油客車尚且面臨動力衰減、空調失效等問題。電動客車又憑什么能抗住壓力呢?
比亞迪工程師向客車網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如電池、電機、電控對溫度極為敏感。高溫環境下,電池活性加劇,可能存在熱失控風險;電機散熱壓力大,易導致效率衰減;電控系統元件若耐熱性不足,也可能出現信號失靈;此外氣壓制動的空壓機以及空調制冷系統也可能在高溫下出現問題,直接影響運營安全。
比亞迪工程師表示,吐魯番極端高溫環境中的持續測試,能夠精準捕捉常規環境難以顯現的性能短板,為系統匹配提供改進方向。比亞迪商用車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優化和智能控制的多維度突破,為攻克行業痛點帶來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高溫測試的主角是基于比亞迪最新e-bus平臺3.0打造的純電動公路客車C11。核心技術商乘同源,外觀由比亞迪全球設計總監及其團隊操刀,刀片電池、CTC電池底盤一體架構以及主動懸架組成了應對極端高溫的多重保險。
比亞迪工程師表示,刀片電池九層安全結構具備更好的熱穩定性,配合CTC技術將電池底盤結構一體化融合,提升結構安全和熱管理效率。保證經過高溫暴曬后,電池溫度穩定40℃上下安全區間,為動態測試奠定了技術基礎。
地表81℃下的性能突破與體驗顛覆
與乘用車測試不同,客車在動態性能上存在 "先天劣勢"。比亞迪 C11 通過全新平臺架構和主動懸架系統的創新,在測試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項舒適制動,500米緊急制動演示,測試制動時車身姿態平衡。傳統客車在緊急剎停時由于慣性普遍會多次“點頭" 。比亞迪C11測試中以 60km/h 緊急制動,主動懸架毫秒級響應釋放反向扭矩,抵消車頭慣性,控制車身俯仰角度,明顯抑制車身點頭情況。
第二項蛇形繞樁,車速控制在40-60km/h,這一速度段是客車城市工況常用時速。通過測量轉向力、橫擺角速度、側傾角的參數,考驗車輛在極端工況下的連續轉向性能。實際體驗車尾有較好跟隨性,并沒有傳統大型客車的“船感 ”。
接下來是麋鹿測試,車輛加速至80km/h,100米內完成樁筒避讓。車外觀察,車身變向姿態穩健,ESP與主動懸架協同,后輪全程完全接地。這意味著突發狀況下,C11有著更多安全冗余。
最后一項舒適性測試,700米距離內設置連續減速帶還原城市工況。C11時速超過 60km/h通過連續減速帶,主動懸架能拉得住車身,增加阻尼來抑制多余彈跳。該軟的時候軟,該硬的時候硬。
結語:
從穩定的核心 “三電” 到整車顛覆性的乘坐體驗,比亞迪C11的產品力表現,在 81℃的地表溫度下顯得格外有說服力。真正的新能源革命從來不只是用電替代燃油,而是對出行體驗的全面重塑。從吐魯番的高溫實驗場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比亞迪商用車正在努力證明:真正的好產品不應受限于環境條件,極致的品質與持續的技術創新才能真正讓綠色出行惠及每一個人。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新能源客車遇上地表81℃ 比亞迪商用車如何定義 “可靠”?[09-10]
- 南京依維柯:以“星”級禮遇,致敬“師”級人生![09-10]
- 新學期新氣象,金龍 “班委” 來報到啦![09-10]
- 中通N8-S助力五臺山“零碳景區”建設[09-10]
- 極端高溫!比亞迪全新客車于吐魯番完成極限測試[09-10]
- 南京依維柯得意:一輛車,三種身份[09-09]
- 全球首款!寧德時代鈉新電池榮獲新國標認證[09-09]
- 助力蘇超!開沃集團“新能源+體育”聯動[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