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大眾集團連夜發布了“在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下,大眾與一汽、上汽在狼堡簽訂深化合作意向書”的新聞通稿。意向書顯示:大眾與一汽的合資合同延長25年,將雙方的戰略合作提升到更高層次,并拓展到新的領域,尤其是在新車型的研發以及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合作。
就在一汽大眾簽訂延長合作意向書的同時,一汽集團讓渡9%股權于奧迪的消息同時傳出。23日北京車展,大眾集團董事、全球市場與銷售負責人Klingler對于一汽-大眾重置股比一事首度作出回應,“應該說我們的確談過這個問題,不能否認我們連談都沒談過,但是我們還沒有任何的決定。”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一汽轉讓股比給奧迪只是一個框架協議,具體轉讓10%還是9%的股比還沒有定論。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2016年一汽集團和大眾集團的合約到期,由于合資企業5年規劃的體制要求,今年必須要制定一汽-大眾2016年的規劃。因此續約之事非常迫切,而股權之事則不然,因為新的股權結構在2016年合同期滿之后才會執行,這讓一汽、大眾、奧迪還有足夠的時間“討價還價”。
“接下來要簽是二十多年的東西,所以一定要把這些游戲規則討論好,雙方前二十年的戰略和接下來二十五年的戰略不太一樣,當時大眾剛剛來中國的時候,從德國企業來講我們參與的并不是太多,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合作的角度和觀點,和將來二十五年的觀點相比,會有些不同和調整。”大眾中國市場及銷售執行副總裁蘇偉銘如此回應。
一汽奧迪銷售公司提上日程
在重置股權條款的刺激下,大眾在中國的投資將空前高漲。根據狼堡總部的計劃,到2016年,大眾汽車及兩家合資企業將新增投資140億歐元,重點開發新車型和建設綠色環保的生產設施。
“我們明年會在市場上引進兩個產品,第一個是電動的E-UP,第二個就是電動的高爾夫,2014年會把奧迪A3這款車插電式的電動車引進中國。” Klingler告訴記者,面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大眾加速投入新能源產品。
作為此前只占有一汽-大眾10%股權的奧迪管理董事會主席,財務出身的施泰德一直心有不甘,此前奧迪進口車資源配給中國不足,多少可以對此有所印證。一汽-大眾重置股權后,奧迪將是最直接受益者。當全球其他地區發展同樣非常好的時候,奧迪會不會把更多的資源向中國傾斜?
“在中國有300座擁有100萬以上居民的城市,而我們僅在其中187座城市設立了網點,目前我們仍是淺嘗即止,未曾深入。”奧迪全球市場與銷售董事蕭紳博在北京車展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奧迪將經銷商網絡從2011年時的237家門店擴大到2013年的400家。言下之意,奧迪在中國可以做得更好。
按照此前奧迪公開的數據,奧迪2011年從一汽-大眾以10%的股比獲利2.7億歐元,占奧迪44.4億歐元凈利潤總額的6.3%。由此推算,一汽-大眾2011年凈利潤(稅后利潤)為260億人民幣。奧迪的積極性對于一汽-大眾的利潤至關重要。
有消息表明,股比重置之后,一汽-大眾董事席位或將增加一名奧迪成員,隨后組建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計劃也將提上日程,一汽-大眾奧迪在營銷上徹底與一汽-大眾分離。
值得注意的是,在蘇偉銘帶領的大眾中國大刀闊斧的收回進口車代理權的整合中,對于奧迪的保留多少表明,一汽和大眾對于奧迪的未來有更多的考慮。“我們目前還沒有對奧迪進口車有更改戰略的初步想法。”蘇偉銘強調。
目前大眾對其全系品牌在華的構架調整已經完成。4月初,大眾中國任命了分管旗下八大品牌的八位高管,其中從路虎回歸的胡波分管大眾品牌,從而形成了在經營層面由各品牌總經理向進口車總經理匯報的垂直總經理制。在業務層面則形成首席市場總監直接與各品牌市場總監進行水平層面管理的體系。
大眾在中國的所有布局都是為了一個既定目標:在2018年全面超越豐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第一。今年1-3月大眾在華共交付大眾汽車483400 輛,同比增長12.5%,這一速度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