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過后開始的價格戰到從來不曾間斷的渠道擴張,從創造歷史紀錄的庫存高度到群策各方的刺激政策,在全國車市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東莞車市未能獨善其身。即便上半年上牌量同比去年實現了5%的微增長,可是經銷商卻深陷經營難度加大、利潤縮水以及競爭環境加劇的泥淖,而車船稅減免、節能補貼消費這兩項刺激政策卻未能提振市場,下半年市場競爭或更加激烈。
利潤銳減人事動蕩
2012年上半年市場萎靡,可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是,這邊銷量停步不前,價格無限探底,那邊品牌的渠道擴張卻一刻也沒停止過。
首先是仁孚奔馳新在長安和常平兩鎮布設了兩個城市展廳,寶馬也由去年的3家4S店擴張到4家,而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北京現代、長安福特、長安鈴木、通用別克、一汽豐田等品牌在今年上半年也都有新店開業。有限的市場容量與極其微小的銷售增量,在新店涌入之后進一步攤薄了每個品牌各個經銷商的銷量,單店銷量基本與去年持平,微小的增量又被新店分食,加上未曾停歇的價格戰,讓經銷商今年經營利潤銳減。
伴隨著渠道擴張同時出現的是經銷商頻繁的人事更替與動蕩。今年上半年,雷克薩斯、寶馬、英菲尼迪、大眾、奔馳、北京現代、本田等各主流品牌均有職業經理人或者市場部銷售部經理先后離職,雖然其中有的屬于集團的內部人事調整,但更多的是這些職業經理人所處崗位壓力太大所致,廠家要銷量要壓庫,投資方要利潤要賺錢,消費者要服務要價格,所有的要求互相形成矛盾,上行區間的市場在各方利益都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會將矛盾掩蓋,下行區間的市場無法調節與平衡各方利益,職業經理人在疲于應付中處處碰壁,重壓之下只能選擇離開。
業內人士稱,今年整個汽車市場的人才流動性遠遠大于往年,這一方面是市場壓力帶來的人員變更,另一方面,懂銷售又懂售后,善于與廠家協調又能抓住消費者的高端汽車人才在東莞汽車市場上依然還是緊缺,或許廣州限牌帶來的變化會對這一問題帶來解決的機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