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客車市場需求解析
根據市場調研,目前中國客車市場的雙層客車保有量大約在2500-3000輛之間。按用途分涉及公路客運、旅游觀光、城市公交等領域。用于公路客車市場的雙層客車大約800-1000輛之間,用于景點的旅游觀光的雙層客車大約有500輛左右,用于城市客車的雙層客車大約1300輛左右。根據專家預測,目前每年中國客車市場對雙層客車的需求量大約在1000輛左右,約占每年大中型客車市場需求1%的比例。雙層公路客車主要運行在運距為300-500km的中長途高速公路,如成渝(成都—重慶)高速、溫滬(溫州-上海)高速、沈大(沈陽—大連)高速、西寶(西安—寶雞)高速等;雙層旅游觀光客車的區域市場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四川、江蘇、云南、遼寧等具有豐富旅游景點的地區;雙層城市客車主要分布在深圳、北京、南京等大城市。
雙層客車進入中國客車市場迄今將近20年。從中大金陵成功制造出第一輛國產雙層客車開始,雙層客車就以其載客量大、運輸成本低、節省泊車空間等優勢,開拓了國內客車市場新的發展空間。青年、安凱、宇通、金龍、亞星、中大、黃海等多家客車企業紛紛亮劍,推出各市場領域的雙層客車精品,顯示出客車企業對發展雙層客車的信心與價值所在。但從目前情況分析:由于受到安全性能、可靠性、價格成本、市場容量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雙層客車市場還不可能成為客車市場發展的主流。
雙層客車的競爭優勢
1. 盈利能力強。與承載45人的普通客車相比,雙層公路客車載客量普遍達到80人以上,最多可以達到89人,相當于2輛普通客車的運營收入;雙層客車與普通客車過橋費一樣,在承載更多乘客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運營企業的成本支出。此外,相比較普通客車而言,雙層公路客車雖然提高了近一倍的承載能力,但其燃油消耗只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在油耗方面,如對在成渝高速公路行駛的3輛青年JPN6137S雙層車進行跟蹤測試,每輛車的百公里油耗30L,設有83個乘客座椅,而普通單層車的百公里油耗也是30L左右,只有40~50個乘客座椅。這樣算下來,雙層車人均耗油量只是單層車人均耗油量的50%~70%。而且車輛還具有更佳的舒適性。這些優點是雙層公路客車成為市場新寵的重要原因。
雙層客車在300~500km運營線路上具有明顯的競爭能力,根據市場調研,目前青年和安凱兩家雙層公路客車在成渝線雖然剛剛投入運營時間不太長,但實際的效果令客運企業十分滿意,提高了客運企業將近60%的利潤。
2. 載客容量大。根據客車技術專家測算,一輛雙層客車等于1.9輛普通客車的容量。這一點,對于日益擁擠的城市交通來說,有著很大的緩解作用。這也是許多城市公交集團不斷把采購目標投向雙層客車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目前,北京運營雙層公交的線路已達13條,雙層公交保有量600余輛,其中作為國內雙層公交市場老大的金陵雙層車的保有達到300余輛,這對交通十分擁擠的北京城來說,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 觀光效果好。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城市引進雙層旅游觀光車作為刺激城市旅游的發展舉措之一。以北京為例,奧運會期間,北京公交集團特地訂購80多輛亞星觀光雙層車,由于良好的運營效果,奧運會后,北京公交又追加了30輛。目前,北京今年已開通5條觀光線路,其中4條線路全部為雙層觀光客車。而其中的1線、2線觀光線自2008年7月20日開通后,日客流平均大約為1萬人次,周末1.2萬人次,很受游人歡迎。同樣,看好雙層旅游觀光市場的金龍、亞星和黃海也積極投身旅游觀光雙層客車的研發,并很快推出獨具特色的雙層精品。不久前,剛在奧運會上亮相的亞星雙層觀光車,目前,讓桂林、沈陽等地客戶對其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4. 班次靈活、行程時間短。
政策導向是雙層客車興衰的關鍵
2004年以前,國家對公路雙層客車長度明確限定在12m以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車企業對雙層公路客車的研發和投入。2004年11月1日,國家開始實行(GB1589-2004)新國家標準,將公路客運車輛最大長度延伸到13.7m。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眾多企業投身到雙層公路客車的研發,豐富了雙層客車的種類,推動了雙層客車向更全面、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據了解,國家交通部在2007和2008年推出的40個節能項目中,其中一項就涉及到大容量雙層車項目。
既然雙層公路客車具有如此多的優點,為何卻剛剛得以發展?筆者認為,政策受限是國產雙層公路客車發展受阻的重要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1.因為雙層客車車身比一般客車要高,因此,在行駛過程中,傾覆力矩比一般的客車要大得多,也就是說安全性隱患比普通客車要大得很多,這使得國家在制定對雙層客車的技術標準要求上必然十分嚴格。
2.重心上移的雙層公路客車由于是以高速公路為主要運營路線,車輛平均行駛時速應達到100km以上,如果想要滿足高速道路上的行駛安全,配置要求比普通單層客車高出很多。
3.如果想在最高時速30~40km的雙層公交客車基礎上延伸演變成雙層高速客運車輛,也要重新調整整車運營環境,才能實現最佳的匹配,達到安全行車的要求。
4.多項客車試驗顯示,雙層公路客車的最佳長度應為13.7m,造成了與原國家標準中雙軸客車車身不應超過12m政策相違背的事實。這就意味著如果想開發12m的雙層公路客車必須采用三軸,而三軸客車在國內也屬新生事物,特別是國內第三軸隨動橋技術并不是很成熟,這也導致了國內客車企業不敢投身雙層公路客車的研發。
業內很多專家認為,雖然雙層公路客車技術要求高,但是實現生產雙層公路客車并非難事,如果企業有生產雙層公交客車底盤與車身技術的經驗,在其基礎上進行配置方面的改進后,就可以生產出安全的高速雙層公路客車,只是企業以前受到政策限制而不敢投入資源去開拓這一市場。因此,國產雙層客車一直沒有大批量投入中長途客運是技術欠缺的說法并不是十分準確。
根據了解,于2004年4月1日發布并于當年11月1日實行的(GB1589-2004)新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將公路客運車輛最大長度延伸到13.7m。這表面上看是客車長度的簡單調整,但是卻使國內客車企業生產的雙層公路客車上路運行成為可能。政策的松動,使眾多企業投身到雙層公路客車的研發。截至到目前為止,浙江青年、鄭州宇通、安徽安凱、江蘇中大等客車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雙層公路客車產品。根據市場調研,如浙江青年JNP6137S雙層客車投放市場以來,得到了不少客運企業的歡迎,就連一些小縣城的長途客運企業也有購買的跡象。目前,該車型在全國保有量將近300輛,分布范圍基本上覆蓋全國。而安徽安凱從前幾年也在開始研制雙層公路客車,在賽特拉客車平臺上自主開發了13.7m雙層公路客車,目前看好雙層客車市場的他們正在研制12m雙層客車。 而在城市雙層公交方面,一直占據重要地位的中大金陵客車,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雙層客車的研發。他們研發的環保型雙層客車,使雙層客車在動力性、經濟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排放標準在國內都處于領先水平。而在奧運會期間,中大JLY6120SCK環保型雙層客車還參與了奧運服務工作。除了國內客車,國外的亞歷山大丹尼斯公司不久前與五洲龍公司簽訂17 年的組裝生產協議,生產雙層公交客車。由此可以從側面看出外資對中國國內雙層客車市場發展給予一定信心。
制約因素分析
1. 運營線路和投資回報風險的制約。好線路是體現雙層客車經濟性至關重要的因素。目前采用雙層客車的線路大約集中在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具有人口密集、客流量較大且道路條件好等特點,滿足了雙層客車從事中長途客運的運營環境,因此該款車在投放后很快體現了其經濟價值。但先期投入較高的雙層公路客車要想體現真正的經濟效益,對線路和上座率要求都較高,因此難免會出現部分客運公司投資購置這類車輛時欠缺對市場和運營環境的冷靜判斷,造成購買后入不敷出的惡果,這樣也會降低其他車主的購買信心。
2. 國產雙層客車受到質量不穩定因素的制約。眾所周知,雙層客車由于重心較高,對底盤、發動機性能的要求比單層客車更高,因此對企業研發能力是個重要的考驗。從目前企業推出的雙層客車種類上看,一種是采用歐洲總成技術,例如安凱和青年;另一種是企業自行開發雙層公路客車產品,例如宇通、中大。但是不管哪種技術來源,質量的保證才能體現雙層客車真正的優勢。目前國內雙層客車市場由于剛剛興起,產品研發也剛剛起步,推出的產品從外觀、內部設置等各有千秋,并未出現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可謂是此市場的一大亮點;但同時,各家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企業應不斷完善產品性能才能更好地實現運營車主的經濟效益。
3. 成本價格高,制約了很多客戶的購買能力。發展雙層公路客車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黃金線路是突破口,但目前居高不下的車價,嚴重制約這一市場的增長。由于雙層客車重心升高,穩定性相對減弱,為達到公路運營的安全標準,客車企業普遍采用進口的底盤或發動機、變速器等總成零部件,而且受國內零部件配套水平限制,在短時期內很難提高國產件的比例。因此,雙層公路客車高達200多萬元的車價還將保持很長一段時間。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客戶的購買能力 。
4. 安全性尚未完全解決,潛在客戶對雙層客車還缺乏信任。安全性是發展雙層公路客車的重中之重。雖然我國為確保雙層客車的使用安全性,制定了《雙層客車結構安全要求》,而且《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標準中對雙層公路客車的安全性也有嚴格技術規定,但與單層客車相比,車身自重大、重心高以及底盤強度不夠等缺點,在目前運營車輛上還未能徹底解決,在很多地方,如南京,對于雙層公交車卻有乘客因為其“個子”太高,行駛過程中總是掛到樹枝質疑其安全性的保障。而在有些城市也有類似的聲音發出,當地政府對于雙層公交車提出的措施則是“不取消 不推廣”,而這一措施卻一下子就把雙層公交車置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地步。
市場需求量小,發展規模受到制約
據了解,雙層客車在歐美等國發展多年,主要用于城市公交和旅游觀光。雖然歐美國家在雙層公路客車領域的技術儲備較多,但當地乘客選擇私家車、鐵路或是飛機的出行比例很高,雙層客車在歐美的公路市場份額也較小,一般占據整個客車市場的份額在2%左右,相對而言,比中國的稍高。
據測算,中國雙層客車目前市場年需求量大約在1000輛左右。適合雙層公路客車產品特性的線路和消費群體不具備普遍性,未來這一市場也僅僅作為公路客運很小的細分市場存在,年市場需求量大約在300~400輛;旅游觀光的雙層客車需求量大約在200輛左右;城市雙層客車的需求量大約在300~400輛之間。因此可以預測雙層客車在未來3~5年內不會成為客車行業的主流發展方向。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