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不!是互動車
時下電動車成為汽車行業熱點,但當前幾乎所有討論都集中在電池等動力方面,未涉及電動車更為革命性的部分。
我認為,中國若想在電動車時代領先世界,除了電池、電機、電控這些眼前需要解決的題目,還需放長眼光,思考更遙遠、更徹底的變革。
未來的電動車時代,以往汽車的許多概念也許將被顛覆,基于電動車的最大特點和優勢,我更愿意將其稱為“互動車”。
以下是我應《汽車商業評論》要求就電動車是互動車提出幾點務虛性的設想,嚴謹不足,但求開闊思維。
革命之一:電子系統讓電動車產生無限可能
電動車相比傳統內燃機汽車最大的優勢不在于動力,無論是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是燃料電池,其動力、效率、經濟性都無法超越燃油。事實上,電動車的發明先于內燃機汽車,先天因素決定了內燃機動力性能好,轉化率高,從而打敗其他動力,統治了汽車。
電動車最大特點是動力是電,控制設備也是電,相比傳統內燃機汽車傳動系統是機械、控制系統是電子的結合,它在動力和控制之間銜接更為通暢。以電子為基礎,車與其他設備之間、車與車之間,甚至車與道路之間有了無限的互動空間。
當前的汽車里也有大量電子設備,但基本是孤立的,汽車主體以機械為主、電子為輔,如果電動車得以普及,電子操控將上升為主體,各種可能性會大大增加。電動車單車的優勢不如內燃機,主要是動力、速度、操控性方面,但如果電子互動以后,就像電腦連接上互聯網,汽車的功能將大大擴展。
國外已經有一個概念,Drive-by-wire,通過線而不是通過機械的傳動,核心就是電子。當所有的電動車通過電子系統互動以后,許多根本性問題將通過新的渠道解決,比如碰撞。機械動力時代是加強車的安全性,安全帶、氣囊、高強度鋼板、ABS、ESP等等,互動車時代,車與車之間可以設定安全距離,到一定距離會自動剎車,強制制動,讓車根本沒有機會碰撞。
革命之二:汽車設計和駕乘方式將全面革命
這是車與車之間的互動,而車與道路之間的互動將產生更革命性的交通變革。
如今的電動車除了把發動機換為電池之外,其他都基本沿用傳統內燃機汽車設計,傳統汽車設計脫胎于馬車的改型,互動車時代,這種古老而經典的設計將被顛覆。
比如,車輪不再是只能前、后兩方向運動,可以橫著開、四向、八向運動,這在機械傳動時不可能,但在電動條件下不難實現,最簡單方法是每個輪子裝一個馬達,4個馬達控制運行。我想,將來應該還有更好的方式。
其次,駕駛方式上的變化,電控以后的汽車完全有可能實現自動駕駛,程序設定以后人可以在車里工作、娛樂甚至睡覺。或者,駕駛變得更像打游戲機,可以用車內設備,也可以用人手一部的微型個人電子終端——手機來控制。互動車時代,手機的功能將無限廣闊,可以控制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交通、通訊、辦公、家電設備,前提是有強大的電子互動網絡作支撐。
如此一來,汽車設計將擺脫目前雙排四座、有駕駛位的主流固定模式,未來的互動車可能沒有專門的駕駛位,可能是座位與臥鋪的結合,可能會考慮辦公需求,總之,駕駛方式改變需求,需求又將徹底改變汽車設計。
Connect Car,互聯網時代的交通工具
互動車概念在國外已經有了,叫做Connect Car,聯接好的車,車跟車、車跟其他體系是聯接的,車就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就是這樣的概念。
道路被納入這個巨大的互聯網,汽車只是這個網絡上的一小部分,道路可以依據繁忙程度設定這些電動汽車或者說互動車的速度,進入這些特定“局域網”的互動車都會按照道路設定好的速度行駛,就像飛機的自動駕駛。
很明顯,電動車的缺點是速度慢,事實上現階段的電動車速度也難以和內燃機汽車匹敵。在未來,速度也同樣不是互動車的優勢,但去除擁堵、車禍等因素以后,整體交通效率將有所提高。
其次,互動車基本不會再出現車禍問題,安全得以保證。
最后,社會成本降低,管理部門的管理、監控、處罰都將簡化。車主上車后設定起點、終點等要求,道路網絡會自動分析得出最佳行駛路線、最佳速度,從全社會來講實現最低耗能和最高效率。
可以想象,這之后的警匪片中也許再也見不到熟悉的飛車場景,盜賊上了互動車就等于一只腳踏進了警察局。“二環十三郎”、跑車撞人這些現象也將基本消失,互動車將把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和作為體育運動的賽車徹底分開。
互聯網是個革命,但到目前為止,互聯網實現的還只是信息傳遞的革命,你可以把語言、文字、圖片瞬時傳遞給千里之外的對方,但無法傳遞一個蘋果或者一個人。
可以期待的是,下一場互聯網革命將延伸至各個領域,汽車業一定會被影響,成為新互聯網時代的交通工具。
中國機會:得天獨厚的實踐環境
如果未來照此發展,這才是中國的優勢、中國的機會。如果只是目前電池替代發動機的方向,中國并沒有太多優勢可言,電池技術國外可以快速發展,而機械、材料方面的弱勢也足夠我們去追趕。
制定標準和實踐環境是中國在互動車領域的優勢。與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不同,中國在電動車領域沒有落后——并不一定領先多少,但至少沒有落后,這讓我們有機會為互動車設立標準,推動它的發展,穩固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有標準,在標準框架下統一發展,不是奧迪車可以互動,奇瑞車就不能互動,必須把所有汽車都納入進來形成網絡,必須是強制的。
這就需要來自政府的強大推動力,給互動車一個實踐環境,而這點,中國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中國有強大的政府推動力。
歐美這些發達國家不如中國,印度這些發展中國家也不如中國,當然,中東一些小王國在這方面條件可能比中國還好,但是他們國土和市場都太小,中國則不然,包含熱帶、寒帶、沿海、山區、城市、鄉村,最具實驗價值。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