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自主真偽考
2、戰略性舉措——真正的合資自主
如果中國汽車的合資自主僅僅是策略性舉措,《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那它就只能是權宜之計,除了使跨國公司的在華利益最大化之外,并不能真正提升合資公司的研發能力,從而讓這一次市場換技術的計劃再一次落空。
周文杰認為,東風汽車推動的合資自主是戰略性舉措,他們希望藉此能從技術來源上大幅度拉升合資公司的研發能力,因為這種研發將是“由中國的工程師,由本土的工程師,由合資公司的工程師為主,由他們來做產品的研發,包括工程方面的開發”。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合資將近30年來,合資公司基本上都不是一個全尺寸汽車公司,它缺少了關鍵的自主開發環節。
東風日產總經理任勇對《汽車商業評論》說:“中國汽車工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們在銷售、制造這些價值鏈的后端已經做得很強了,不輸給國外企業,但是在價值鏈前端,在商企、品牌、開發這些方面,我們還不算一個汽車強國。中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自主品牌的構建和研發能力,價值鏈前端的構建必須做。”
合資自主將可能補齊對于一家汽車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一塊短板,而且主要的力量來自于本土。任勇說:“從做啟辰品牌起,大家就十分興奮。不只是我自己,大家都要追求更大的成功,實現自己職業生涯的成功。所以啟辰品牌讓很多人都十分興奮。”
代表通用汽車方面的上汽通用五菱副總經理錢惠康也認為,上汽通用五菱這幾年的研發能力逐漸提升,比如五菱宏光其實已經是跨界車,從商用車轉向乘用車,再經過幾年的成長,他相信五菱的整體技術能力會更加強大,將來的產品肯定不是完全靠外部資源的支持,“自己會做得越來越好”。
就另外一個層面而言,戰略性的合資自主將能夠重新搭建供應鏈或者優化供應鏈。現在合資公司的外方品牌產品,常常以所謂同步開發的原因,使本土的供應商基本難以介入,即使是表現好的,它們可能也只會成為第二期或第三期的供應商,很難變成戰略供應商。如果我們以合資自主研發來重新搭建或優化供應鏈,那可能是另外一個結果。
由此誕生的合資自主產品,將不再是合資公司在淘汰平臺和技術上對外方母公司原有產品的簡單變形,不再僅僅是為原有產品向下延伸的消費群服務,而是會瞄準消費者新的需求。這將使合資公司在營銷方面,還可以有更多更能靈活應對市場的應用模式,“我們能夠大膽地試,大膽地推廣,快速地反映”(周文杰語)。
事實上,戰略性的合資自主不僅能夠做實合資公司,促進合資公司的發展,不至于使自己空心化,而且能夠與中方母公司的自主品牌在研發、供應鏈、營銷等許多方面形成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是真正的合資自主舉措。
另外,戰略性合資自主品牌絕不會甘于將自己定位在外方品牌之下。任勇表示,合資企業做一個新品牌,和日產品牌相比,它只是品牌訴求點不一樣。“我們和中國消費者交流,如果我們得到認同的話,我們沒有必要說把它做到高還是低,高低都要做。”
周文杰因此認為,在上述基礎上支撐起來的一個合資公司的自主品牌,無疑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但是“它對中國未來汽車產業的格局會有什么樣的影響,還需要再看”。
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甚至不承認自己的乘用車品牌寶駿是合資公司的自主品牌,而是標標準準的自主品牌,因為這個品牌未來的發展、品牌的建設等各方面都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并沒有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
他對《汽車商業評論》說:“我覺得我們就是自主品牌,寶駿完全是自主品牌,就像小學生讀完小學讀中學,讀完中學參加高考,高考之后如果有點志向的話再去留學,上汽、通用和五菱的合作就是請一位國外的老師上門。”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