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期待新能源規劃
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再出臺汽車工業發展規劃,國家“十二五”規劃其實已經為汽車工業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不折不扣的貫徹,不要道聽途說,不要東講西講。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產業政策的修改一直在運轉,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也運轉一年了,原來說去年年底。現在,政府已明確表示了,不再出臺完整的、全部的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所以我們也不期待了。
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的整體規劃,已經給汽車工業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它從三個方面對汽車工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一個是24項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其中有12個指標是指定性指標,又叫做約束性指標,是必須要做到的。能耗性指標、排放物指標、溫室氣體排放指標、有害氣體排放指標——這四個指標都直接對汽車工業的發展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汽車工業占整個石油消耗的50%,占有害氣體排放的30%,占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20%,從這個意義上稍微一做分析,就知道什么是汽車工業肩負的任務。
第二,在傳統汽車工業的發展方面,這個規劃綱要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加強整車的研發能力,提高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化,要保證汽車產品的節能、環保和安全。它談到了要重點突破高效內燃機,也談到了普通混合動力,都點到了。
第三,新能源發展方面。把汽車工業明確的作為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且明確提出了發展的重點,明確提出了商業化示范運行的要求和產業化模式的推廣。它的文字表述,是所有五年計劃里面文字最多的,也是描述的最具體、最清晰的。
人代會通過的規劃綱要是具有法律意義的,部門的東西不具有法律性,部門只能頒布一些規章指令。人代會通過的東西,五年以后,政府要回答這個問題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國家已經有了一個汽車工業發展的整體規劃,所以我們要不折不扣的貫徹,不要道聽途說,不要東講西講。
我估計新能源規劃不會設量化指標,更多的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質量的指標。質量指標的核心是要掌握核心的競爭能力。溫總理講,混合動力人家搞了很多年了,我們能不能跟得上?純電動汽車我們不掌握核心的技術,那到底技術路線是什么?起碼有一條,溫總理已經認識到,我們跟國外的差距。不是像有的人吹的那樣,我們和國外站在一個水平線上。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彎道超車,冒險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彎道超車是要翻車的。現在講究科學發展觀,誰讓你翻車?翻車帶來的損失誰承擔?死了人誰管?真正問一汽、二汽、上汽花了多少錢,估計在它們的整個投資里面5%都沒有,大多只是說得大。新能源這兩年口號喊得很響,有人說會不會有一些企業借這個口號騙取國家的錢?我不能這樣講他們。現在正兒八經投到新能源汽車方面的企業不多,專門建一個新能源汽車廠的就更少,都在一條生產線上。
我們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完全處在改裝車的水平上,沒有正兒八經投幾十個億。王傳福生產了一千輛車,他有專門的生產線嗎?從來沒有一個公司敢別的什么都不干,專門建一個汽車廠投幾十個億,不可能的,現在都很聰明。(摘自9月2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期間的公開講話。)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