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輕客的戰略思考
五、 新海獅
無疑,江蘇九龍選擇新海獅是很好的進入輕客的戰略角度。新海獅是新商機,然而,問題不會這么簡單。新海獅到底有多少商機可以造就一個新企業。還有,一個新企業如何借助新海獅而新生、成長?
新海獅以全新的形象替代4代海獅,一定有其生命力。新海獅升級老海獅是海獅的本意,但實施升級戰略的過程將是10多家經營海獅產品的企業重新形成格局的過程,亦即進攻和防御、進攻和反攻,最后形成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格局的過程。
在老海獅的陣營里有一個車身廠,它面向除金杯外其它海獅類產品經營企業提供車身。這是一個重要現象,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海獅產品當前的競爭格局。新海獅會不會有這么一個車身廠出現呢?這是未來行業格局變化的重要變量之一。另外,新海獅替代老海獅 進程的速度和是否能徹底也是新海獅的勝出的關鍵因素。
不過,可能由于老海獅的細分市場和價格水平等原因,九龍似乎并不感興趣“海獅升級戰略”,而是提出“進軍商務車”的市場目標(九龍定位新海獅為商務車的消息來自九龍網站和其廣告資料)。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大膽的創造,當然所有的經營創新都必須經過市場關才能算得上成功的創新。
六、 九龍的道路
江蘇九龍選擇了新海獅作為創業產品,并因此投資建設了一個工廠。當前九龍僅僅開發了一個長軸高頂產品,配以幾款發動機。就起步而言,這樣安排是無可厚非的。
我們可以用行業選擇戰略的幾個基本衡量維度分析九龍的選擇:市場容量、增長率、盈利能力、競爭強度。
九龍產品處于10-15座,10-20萬元價格區間。從歷年統計數據看,是一個3萬臺左右總量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中仍然還有比較明顯差異性的細分子市場。市場定位和價格定位,以及空間和座位布置與九龍產品最接近的一個市場品牌是上汽匯眾的伊斯坦納,該產品近年一直在3000臺/年左右。
因此,當前擺在九龍面前的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問題就是進入更大的細分市場——新的產品和新的市場。可以說,九龍因為現在這個產品而誕生,卻要生產新的產品才能生存。
九龍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替代老海獅時代的公共車身長而成為新海獅的公共車身廠。這個選擇既不容易下定決心,而且在新海獅還沒成氣候時也見不了成效。
九龍還可以做其它聯營合作的選擇。只是合作之路歷來坎坷,九龍是否有胸懷和實力承受?
九龍的本意當然是獨立自主發展。這條路任何時候都是一條英雄路,沿途的鮮花和荊棘都浸透著鮮血——先烈們的鮮血!九龍能否沖出一條血路,登上輕客陣地的某一片高地?
中順已經幾乎倒下。這對九龍不是一個好信號,卻不是一個壞事情。廈門金龍也躋身到輕客陣營里來了,九龍是否因有大中客車里的巨龍作為創業伙伴而增添或減少信心呢? 畢竟,九龍已經選擇了上路。這是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選擇,同時也是一條讓人為之捏一把汗的路。不論結果如何,九龍都將為中國輕客行業創造一個鮮活的新案例。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