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鋰電池合縱連橫迎來戰國時代
目前,全球鋰電池市場的競爭已趨白熱化,市場日趨飽和,增幅變緩。同時,隨著能源和環保壓力的不斷加大,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呼聲日益高漲,各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加大,從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而汽車鋰電池則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
當前,隨著汽車鋰電池技術的成熟和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把目光投向電動汽車,同時廠商也逐漸把新能源電動汽車作為今后的銷售重點。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選擇采用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當前許多知名的汽車制造商都致力于開發采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如美國福特、克萊斯勒,日本豐田、三菱、日產、韓國現代、法國Courreges、Ventury等。
鋰電池熱的背后是車企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亦稱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車市場前景的認可和對自己當前研發能力的擔憂。雖然博世2008年底站出來表示,要對電動車熱保持清醒,但即使冷靜如博世,也已與三星成立合資公司,計劃2011年實現批量產銷。
日本汽車鋰電池產業出現合縱連橫格局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沖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斗爭。
由于汽車鋰電池產業蘊含非常巨大的產值潛力,電動汽車上游的電池材料供應商和下游的汽車廠商對汽車鋰電池業務也已窺覷已久。如今,日本的電動汽車上中下游三方出于各自目的,出現了共同投資或相互爭奪汽車鋰電池業務的現象,其格局與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策略非常相似。
如富士重工與NEC合作開發廉價的單體(Cell)錳系鋰離子電池(即錳酸鋰電池);繼GS Yuasa湯淺電池分別與Mitsubishi(三菱)、Honda合作開發汽車鋰電池的技術開發、生產制造與經銷販售等業務。Toyota(豐田)對Panasonic EV Energy出資從40%提高至60%,將其納入子公司;德國Degussa與日本Enax分別各出資50%在中國成立Degussa Enax(Anqiu)Power Lion Technology公司,生產鋰離子電池電極與銷售,該廠同時生產電動車用鋰離子電池電極,并供應至中國與歐美日等國。
日本汽車鋰電池企業全球排名靠前
據德意志銀行調研顯示,整車企業最愿意與以下10家企業合作開發汽車鋰電池:1)Johnson Controls-Saft(美國江森自控和和法國Saft的合資公司);2)A123系統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通用電氣等投資成立,該公司與大陸集團有合作);3)LG化學(該公司在美國有子公司Compact Power);4) EnerDel(Ener1和德爾福的合資公司);5)AESC(日產和NEC的合資公司);6)PEVE(豐田和松下的合資公司);7)GS湯淺;8)日立;9)三洋電機;10)三星。
而權威的替代能源網站Green Car Congress的編輯Michael Millikin預測,將來車用鋰電池制造商的“三大”是:1)PEVE,2)AESC,3)LG化學。這些供應商大部分都與至少兩個整車企業簽了合同,而全球主要的幾大整車企業也一般選擇了至少兩家鋰電池供應商。
從上面調研中可以發現,目前,日本的鋰電池供應商在全球市場中確實占有較大的優勢地位。
日本鋰電池生產企業及產品分析
日前,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汽車鋰電池的生產企業主要有二十多家,而日本則走在全球前列,有美國的A123、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中國的比亞迪、韓國的LG化學,而僅僅日本就有東芝、日立制作所、日本電氣(NEC)、GS Yuasa、豐田汽車和松下電器產業的合并公司Panasonic EV Energy等十來家相關企業。以下簡要介紹相關企業:
1.Panasonic EV Energy(簡稱:PEVE、松下電動車能源)
作為全球混合動力技術的領導者,豐田汽車其實早在1996年12月便與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和松下電池工業公司合資成立松下電動汽車能源公司(PEVE),生產鎳氫電池或鋰電池等環保車用電池。經過去年中期的投資增產后,PEVE車用電池產量有望從2007年的50萬臺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100萬臺。
2.AESC(汽車能源供應公司)
AESC(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公司是由NEC、NEC東金和日產汽車出資成立的、專門生產車載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合資公司,日產在AESC中持股51%,日本電氣持股42%,NEC Tokin持股7%。AESC將著重于車用鋰電池的開發、制造和市場行銷,同時也預期能夠作為未來電動車款的動力來源。NEC將提供本身在電池的研究成果和制造技術,而Nissan將專注于車輛的應用方面。AESC的核心產品將著重在先進鋰電池上,兼具環保、價格競爭力、極佳性能、安全性和多種用途AESC規劃在明年便能進行鋰電池的大量生產以及銷售。Nissan和NEC預估,AESC將會成為車用鋰電池的領導品牌。
去年5月,AESC股東對外宣布了將生產車用鋰電池的計劃。去年12月,日產和NEC更聲明將提前1年實施增產計劃,投資1000多億日元,分別在日本國內及歐美國家建設新的工廠,以確保鋰電池產量在2011年之后達到供應20萬輛車使用的水平。
3.GS Yuasa(GS湯淺電池)
2004年3月,開始銷售電動車與不斷電系統鋰離子電池E-on EX25A(cell)與EX25A-7(模塊)。繼Mitsubishi(三菱)與GS Yuasa湯淺電池07年底宣布成立鋰電池合資公司后,Honda08年底也由總社長Takeo Fukui在東京與湯淺電池社長Makoto Yoda共同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于09年第一季成立合資公司,這家資本額達150億日圓的新公司,將由湯淺電池與Honda兩家公司各自出資51%與49%,成立后新公司將負責鋰電池的技術開發、生產製造與經銷販售等業務。
4.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日立車輛能源)
日立Vehicle Energy公司系于2004年6月,由新神戶電機43.7%、日立36.7%、日立macell 19.6%組成,專門生產電動車用錳系鋰離子電池。2005年6月研發小型、低成本之鋰離子電池控制模塊試作品(48cell),鋰離子電池配合新開發的控制裝置較傳統成本降低12.5%,精簡空間10%。
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日立制作所和日立車輛能源(Hitachi Vehicle Energy)日前宣布,開發了輸出密度提高至4500W/kg的混合動力車用鋰離子充電電池,將從09年秋開始面向汽車廠商等供貨樣品。此次開發的單元為方形,系第4代產品。單元的外形尺寸為120mm×90mm×18mm。電流容量為4.8Ah,平均電壓為3.6V。能源密度為72Wh/kg。
5.Sanyo(三洋電機)
2006年3月,日本德島工廠提供1,000組用鋰離子電池予車廠電動車試用,2007年開始量產。日前,日本三洋電機表示,美國、日本及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已同意購買其生產的車用鋰離子電池,該公司正尋求利用混和動力車需求增長的良機。三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二次電池廠商,也是全球第七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
近日,松下提出收購三洋電機,主要是看中三洋的能源業務。綜合外電4月9日報道,松下公司(Panasonic Corp.)可能要到7月或以后才能發起對三洋電機(Sanyo Electric Co.)的要約收購,因很多不同國家的監管批準擱置,收購將鞏固松下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霸主地位。
6.東芝
09年1月,東芝的新充電電池工廠將建在新?曄匕仄槭校?蘋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