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底盤發展歷史之變速器篇
雖然自動變速器不斷地演變進步,但始終有缺點,即車速的反應與踏板的動作之間總有一定的差距,駕駛中缺乏直覺的印象。1969年出現的電子控制系統及1982年出現的數字技術對此作了改進。
隨著發動機燃油噴射與點火裝置的不斷完善,自動變速器也有新的花樣,如設置了“運動式’或“雪地行駛”等不同的操控方式,有的在儀表盤上設有一個印有S字母的按鈕,可以在加速時變得格外迅捷;或者印有雪花圖案代表雪地行駛的按鈕,可避免在起步時打滑。更有甚者,新一代“隨機應變式”變速器還可以順應駕車者不同的習慣、相應的反應、使駕駛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近年,保時捷公司又發明了一種“手控/自動變速器”,憑靠一組復雜的電子裝置,可以使駕車者在自動與手動變速之間任意選擇。例如,在市內行駛時,由于需要頻繁地變換速度,使用自動變速器便顯得非常方便;而一旦來到高速公路或其它開闊的地方,則又可將自動變速的功能關掉,轉為由手控制,以此來領略駕車中的多種樂趣。這一點已逐漸成為高檔車的特性。
將自動變速器智能化,并且普及到大眾化的汽車上,這是法國人的功勞。1997年標致206與雷諾Clio率先采用了最先進的電腦控制技術及被稱為“fuzzylogie”的原理,即“模糊邏輯”。這樣的汽車可以依據駕車者的性情、路面的狀況、車身的負荷乃至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在9種程式中挑選最適合的功能,實現智能化駕駛,以充分發揮車輛的性能,降低油耗,確保安全。
無級變速器
如今無級變速器即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也已大量使用,無級變速器在變速系統中不使用齒輪,提供平穩和“無級的”速比轉換的變速系統,同時具有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的特點,是公認的理想的汽車傳動裝置。相比較AT,CVT無極變速器主要是在傳動方式上有所不同。后者是采用傳動鋼帶和工作直徑可變的主、從動輪相配合來傳遞動力,從而實現傳動比的連續改變。
然而,傳統CVT在技術上存在著的弱點,如傳動帶容易損壞,無法承受較大的載荷等等,使得該變速器一直以來多應用在小排量、低功率的汽車上。隨著技術的發展,能源危機引發全球性的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在總結第一代的CVT的經驗基礎上,人們開發出了性能更佳,轉矩容量更大的CVT。但目前在要求打扭矩的車型上無級變速器依然無法擔當重任。
與無級變速器共同發展的電控自動變速器又迎來了DSG(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的普及,如今大眾汽車已經開始將以前只應用于超級跑車的技術應用到了普通家用轎車上來了。DSG技術使得自動變速器換擋更加迅捷,動力損失更小,因此更加節油。
自動變速器的發展使汽車好像有了人的智慧,甚至比人更善于思索。它根據外界路面的變化,經過計算,代替人作出準確聰明的決斷。
同時不需要變速器的電動汽車也已經開始進入市場。變速器將來會在汽車上消失嗎?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一切順其自然吧。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