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鑄魂:中通客車構建常青基業
——中通客車何以成為客車行業綠色轉型“新樣本”?(四)
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時間才能被看到,真正的光芒需要一定的時間孕育。
在任何一個大變革時代,都會催生出“傳奇”的光芒,只因為變革的創舉不斷激蕩起的浪潮一路沖決固化板結的河床而開辟出日益寬闊的道路。
在全球激蕩、高歌猛進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中,就一直不缺乏創新的傳奇所綻放的耀眼光芒。
短短6年時間,中通客車就實現了“雙百億”目標,躋身業界前二,開始綻放耀眼的光芒,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而中通模式,也為我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份可茲剖析借鑒的“新樣本”。
而對超出業界想象并締造傳奇的中通客車,一直以來,業界充斥著猜測、想象甚或質疑。人們不禁要問,中通客車的“成功學”精髓到底是什么?其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又包含著怎樣的“DNA”? 中通客車的高速發展能否持續?中通模式又能否復制 ?
面對這一現象級案例,略作剖析,僅供業界評鑒。 或許,我們的解讀還稱不上全面,但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絕對是分析事物、探究真相的不二法門。
今天,推出《中通客車何以成為客車行業綠色轉型“新樣本”?》之四《文化鑄魂:構建常青基業》
文化鑄魂:構建常青基業
無數事實表明,立于潮頭固然能引來短暫的關注乃至喝彩,但真正立足百年的企業,不是“領風騷三五年 ”的曇花一現 而是有著猶如奔騰不息的河流里,涌動的狂瀾下靜水流深的雋永、堅韌和強大,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及技術創新、社會責任與商業道義等共同構建了其永續經營的準則、特質與動力,即與眾不同之處。
如同在任何偉大時代締造偉業的非凡人物一樣,一家企業的中興崛起和可持續發展也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指引,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乃至基業常青的“綱領”和長遠戰略。
這些可歸納為軟實力的競爭力,正是企業存在與發展的本源之“道”,是企業的“靈魂”和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最終保證了企業發展的終級方向和目標,更是一家企業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慶祝專業生產客車45周年,李樹朋董事長為員工代表授旗
具體來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
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進程中,企業文化發揮著導向功能、約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調適功能、輻射功能等重要作用。
仔細分析梳理中通客車這家蝶變新生、后來居上的車企幕后的成因,不能不說其“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強企的創新戰略共同構成了其成功的必然性,或可換言之,中通客車與眾不同的“道術并舉”構建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其風生水起、稱雄市場的公開的秘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中指出“為什么有的企業能不斷推出新產品,隨時滿足市場的需求,并創造合作的情境?企業家的精神是其中的關鍵。企業唯有重視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才能再創企業生機。”
而創新基因與企業家精神在董事長李樹朋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董事長李樹朋于1986年參加工作,30余年來,經歷過技術、生產、營銷、分子公司管理,并從企業基層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企業家。自2007年開始擔任企業負責人,帶領企業駛上發展的快車道。李樹朋重視戰略導向、完善企業頂層設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平臺,取得豐碩成果;他推進國際化戰略,產品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積極落實品牌興企戰略,公司和他本人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諸多榮譽,中通客車品牌價值挺進中國500強。
創新驅動、成就價值,是中通人實現發展的關鍵動因。在董事長李樹朋看來,中通客車跨越式發展的核心是“創新驅動發展”。他強調,研發、創新投入,不一定成功,但不研發、創新,企業一定不成功。
李樹朋直言,中通客車每次轉型升級,最擔憂的是“方向出了問題”。多年來,中通客車深度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交通運輸業的未來趨勢,確定了“富員強企、回報社會、與事業伙伴共成長”的企業宗旨,扛起了“創新科技,領航綠色交通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繪就了“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客車產業集群”的美好愿景。
李樹朋深知,企業文化的構建,絕對是“一把手”工程。企業文化更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口號,而是融入員工靈魂和血液的精神養料,體現在員工的自覺乃至本能的工作實踐中。
為此,李樹朋身體力行,親自上陣,成為中通客車“企業文化”學習培訓課的首席講師。這從2016年5月2日的中通客車企業文化學習培訓會上可略見一斑。
自2012年起,公司已連續舉辦了五屆集體婚禮
2016年,中通面臨新的行業形勢和競爭態勢,而公司也開始步入“十三五”的新征程。在“沖刺百億”的基礎上,公司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客車產業集群”的新愿景。新中通、新形象、新目標、新機遇,在新的形勢下,中通如何把握好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如何凝心聚力,帶領公司全體員工共同實現“百億”的中通夢?如何讓全體員工更好地認清形勢、了解公司發展規劃?從而明確公司使命、愿景及核心價值觀,從而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強員工信心,持續推動公司穩健發展。 2016年5月2日,中通客車董事長李樹朋在企業文化學習培訓會上,為骨干員工進行了深度詮釋。
李樹朋強調,企業文化是以企業愿景、宗旨和價值觀為核心,通過遵守、踐行,以凝聚、激勵企業各級經營管理者和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是企業愿景使命達成的路徑,而愿景使命又能指導戰略的制定。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經歷動員、梳理、宣貫、落實、強化、更新等過程。
在對企業宗旨進行闡述時, 李樹朋指出,企業宗旨是指一個企業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也就是為什么辦企業。而中通客車未來將繼續堅持“富員強企,回報社會,與事業伙伴共成長”的宗旨,其中,強企是根基,在此基礎上實現員工富裕和成長,才能回報社會,才能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對企業愿景進行解讀時, 李樹朋指出,中通客車的愿景就是“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客車產業集群”,圍繞核心業務,實現相關多元化。其中,世界一流是一個系統性的要求,即在全球范圍內,在核心素質、運營績效和綜合價值創造方面,在所在行業處于一流水平,并成為其他企業的標準和標桿,中通要向著這一目標不懈努力。
李樹朋說,中通公司在“十三五”規劃里,不僅明確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客車產業集群”的企業愿景,還規劃了實現“31116”的中期奮斗目標:產銷客車3萬臺。利潤總額達到6億元。國內行業地位確保第三位,爭取第二位,出口市場占比位居行業前三位,新能源客車市場占比位居行業前二位,爭取第一位。
同心協力:跨越全新高度
毋庸置疑,中通客車成功的背后其實蘊含著深邃而真摯的經營哲學,猶如海面下的冰山支撐并托舉著向上的光芒。
而實現“雙百億”目標,這一歷史性跨越的“驚險一跳”或許就是企業家精神釋放的巨大能量抑或是“文化生產力”的持續爆發使然。
其中,由“文化鑄魂”打造的富有主人翁精神和高效執行力的員工團隊堪稱“功勛卓著”。
如上所述,“富員強企,回報社會,與事業伙伴共成長”是中通客車長期所堅持的企業宗旨。在這個宗旨里,“富員”被放到了首位。因為中通客車明白,只有切實為員工的利益著想,從薪酬待遇、工作環境、上下班出行條件等各方面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才能讓員工更好地貫徹企業責任。
理念注入心靈,心動激發行動。全方位的關懷,讓員工更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亦使企業文化具備的激勵功能被發揮到極致。這一點,集中體現在中通客車跨越百億的征程中,尤其以2016年11—12月的關鍵沖刺期為甚。當時,由于生產訂單驟然增多,每個人的工作任務也隨之加大。如此情況下,中通客車調動各方面力量,保證員工的各方面工作生活需求。如食堂餐飲的供應時間、樣式及營養搭配,保證員工吃的飽,吃的好;后勤部設立洗衣中心,合理安排各車間員工工裝洗滌計劃;針對加班員工,開設加班班車,而對住址偏遠的員工,進行打車補貼;公司工會還不定期為一線員工發放牛奶、方便面、水果等食品,以及水壺、棉被等生活品……全方位的工作生活保障,解除了員工的后顧之憂,保證了跨百億任務的圓滿完成。換言之,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而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中通客車“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特別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職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
不僅在跨越百億時期,整個“十二五”期間,中通客車通過貫徹“富員強企”的企業宗旨,將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平均工資增長了134.2%,五險一金的支出增長186.8%,為廣大員工提供了成長保障、收入保障、福利保障,讓企業發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到每位員工。
企業文化理論認為,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而中通客車“家”文化的彰顯是其發揮凝聚功能的最好例證。
追求幸福,是人之天性。世界上,幸福家庭常有而“幸福企業”實屬罕見。而中通客車通過“家”文化的橋梁和紐帶,將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幸福指數“融為一體”,這時,“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成為職工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愛廠如家”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比如,從2012年起,每年一屆的集體婚禮就有效提升了員工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在2017年元旦假期期間,中通客車隆重舉行了第五屆集體婚禮,來自公司的16對新人在這次典禮上通過巡游、留影、宣誓、典禮等形式喜結良緣。每次集體婚禮上,中通客車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會親自到場,為新人送上祝福。目前,通過集體婚禮走向幸福家庭的中通員工已達到百余對。在集體婚禮上,他們收獲的不僅是自己的幸福,更有領導和同事的祝福和歡笑,中通“大家庭”其樂融融。
不僅如此,“家”文化的貫徹,已深入到中通客車的方方面面。對有困難的職工家庭,中通客車有專項的資金救助;對一些家里突生變故的員工,中通客車在專項救助的同時,還組織員工捐款捐物,一人有難,眾人支援,讓員工順利度過困難期;對于出差常年在外,難得與家人團聚的職工,中通客車組織其家庭成員來公司參觀,在增加團聚時間的同時,贏得家人對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正是在這種“家”文化的氛圍里,每位員工都真正地把中通客車當做自己的家,把企業榮譽當成自己的榮譽。比如,2016年12月份是公司跨越百億的關鍵時期,裝配車間員工張歡的女兒出生了,但他僅在妻子生產當天請了半天假,第二天便準時來上班。大家勸他多陪陪妻兒,他卻說:“現在母女平安,有家人照顧著呢,線上這么忙,我咋能離開大伙兒。”技術部李顯倉為了保證訂單的及時下發,經常加班至深夜,妻子無法單獨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他特意讓年邁的母親放棄老家的農活,前來幫忙照看孩子。發車班的連炳文,因脊柱炎剛剛出院,他沒有選擇靜養,在關鍵時期,面對高于平時數倍的工作量,硬是靠止痛針堅持了下來,沒有請過一天假,加班加點,圓滿完成了公司的發車任務。
在跨越百億的關鍵時期,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很多員工披星戴月是常態,外派的銷售及服務人員,兩個月不能回一次家都成了家常便飯,很多人都調侃:孩子都不認識自己了。調侃之余,卻沒有一個人“掉鏈子”。為公司這個“大家”,暫時舍棄“小家”的利益,在中通人看來,只有一個字“值”。
為實現“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客車產業集群”的愿景,除了“富員”、“強企”,還要“與事業伙伴共成長”,由此也決定了中通客車與客戶建立了一種“成長共同體”的新型關系,正是這一宗旨理念衍生的新客戶關系的確立,使得中通“家”文化輻射和延伸到企業相關聯者,在“潤物細無聲”的時空里孕育著“于無聲處聽驚雷”的能量,而中通客車能在市場上攻城掠地、左右逢源,不能不說是得益于此。
而中通客車開拓合肥市場的例子則從另一個側面見證了中通所倡導的新型客戶關系的威力。近幾年來,合肥,作為新能源客車示范推廣重鎮,有著深厚的新能源情結,更是主流車企必爭之地,后來者“攻城”難度可想而知。事實也是這樣,合肥根本不給中通客車機會,連門都不讓進。面對如此困境,中通客車的銷售人員沒有絲毫氣餒,抓住一切與用戶交流的機會,溝通合作細節,提供包括融資租賃、售后服務、配件供應等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最終使用戶真正明白,中通客車不只是在賣車,而是在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最終,中通客車成功敲開了合肥市場的“大門”,2016年首次進入,就贏取了1.1億元的大單。
在時代的演進中,“安全”,始終是懸在整個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中通客車深知,作為一家胸懷遠大愿景的企業,僅僅關注市場的銷量是不夠的,要想持續贏得客戶信賴,制勝市場還要做到“360度解除客戶安全之憂、創造客戶價值”,持續升級優化服務鏈。2015年,中通客車推出了針對純電動客車的“5+3”運營新模式,旨在為廣大用戶解決在產品選購、日常監控維護、配件供應、應急處理等全過程遇到的問題。現在,中通客車將這種服務模式擴展至其全部新能源產品。從2015年開始,中通客車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一場名為“綠盾行動”的“安全革命”,以細分的80項排查項目構建了新能源客車的安全排查標準體系,為業界樹立了安全“新高度”。 “綠盾”行動的展開,正是升級優化服務鏈、創造客戶價值的一種集中體現。
綜上所述,一家沒有文化基因的企業,即使可以瞬間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但也不會持久。說到底,企業文化才是決定一家企業能夠走多遠的終極力量!而對于“野蠻生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回歸正途大道則亟需標桿企業的示范和引領,而從作為業界轉型升級“新樣本”的中通客車身上,我們或許已找到了些許基業常青的“準則”和文化烙印。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一書中曾描繪過偉大時代的盛景,“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銳不可當。萬物肆意生長,塵埃與曙光升騰,江河匯聚成川,無名山丘崛起為峰,天地一時,無比開闊。”
我們有理由相信,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處,有著遠大夢想和強烈使命感的中通客車,將始終踏準時代的節奏,銳不可當,不斷釋放綠色活力,為構建美好中國貢獻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強強聯合|金龍汽車集團與國網電動汽車戰略合作啟程[12-06]
- 比亞迪佐證:零排放公共交通的中國方案[12-04]
- 沖繩遇見比亞迪:中國智造零排放客再次出海[12-04]
- 《2018年度中國客車安全技術成果匯編》啟動儀式大幕將啟![11-27]
- 這六款客車為道路運輸年會場外站臺[11-23]
- 影響中國客車業:2017年度客車國際營銷協作獎盤點什么?[11-23]
- 需要了解的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客車新規[11-22]
- 深度定制的新一代“市車” 87臺黃海氣電混動公交交付沈陽客運集團[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