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策橡膠中標央視黃金時段廣告看零部件企業如何破局
在日前結束的中央電視臺2010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來自浙江杭州的中策橡膠有限公司以第一黑馬的姿態一舉拿下兩個標段的廣告。第一標段是2010年一月二月《新聞聯播》后的第一條7秒的廣告;另一標段是三月四月晚間7點《新聞聯播》前的整點報時廣告,時長15秒廣告加5秒整點報時,兩標段的廣告費用總計達9000余萬元。屆時兩標段廣告會以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宣傳中策的“朝陽”輪胎。也許我們可以由此看出,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美歐等地加大對華輪胎反傾銷力度等一系列事件的洗禮后,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力。
大環境下的戰略轉移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是始建于1958年的大型國有企業,其主要產品為各種規格的汽車輪胎和自行車胎、橡膠履帶等橡膠制品,是中國最早的輪胎生產企業之一。據了解中策橡膠具有年產2870萬套一千多個品種規格汽車輪胎的生產能力,其中包括年產72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1650萬套轎車子午線輪胎,500萬套斜交輪胎。此外還可生產8000萬套自行車胎,340萬套摩托車胎,20萬條橡膠履帶。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在中國橡膠制品企業中名列第一位,并入選了中國企業500強, 列第351位,中國制造業名列第198位。從中策公司近兩年大致的產值數據和市場分析也許能看到這家中國橡膠制品業巨頭未來的發展方向:2008年,杭州中策完成輪胎銷售近148億元人民幣,國際貿易實現銷售收入5.2億美元,約為總份額的三分之一;而2009年年產值約為160多億人民幣,其中80%的產品內銷。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國榮在央視2010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
此次杭州中策橡膠公司競標央視黃金時間廣告項目由杭州中策橡膠公司副總經理葛國榮率領3人團隊全力角逐。葛國榮后來回憶表示,《新聞聯播》后第一單元廣告的招標因為是黃金時段,競爭十分激烈。中策以黑馬之姿突出重圍,表現從容鎮定,給人一種志在必得的感覺,并最終摘得該時段廣告。
“這個價格比去年要貴一點,但我們覺得還是很值的。因為一二月是黃金時間,還包含了春節,要是想在春晚上露臉,至少要一個億呢。”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對記者表示,此次中策在央視投放廣告,主要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想告訴國內民眾,國產輪胎的質量很不錯,要改變現在“外國人用中國輪胎,中國人卻在用外國輪胎”的怪現象。
中策橡膠有限公司生產的朝陽牌ST303輕型卡客車輪胎
這或許也代表了自2009年9月美國“特保案”措施實施以來,不少國內輪胎企業的營銷改變方向。積極開發新市場,或是輪胎企業在金融危機和特保案大環境下的戰略轉移。
破局金融危機和特保案
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貿易環境進一步惡化,各種貿易保護措施逐步升級,公平貿易原則越來越遭到忽視。截至2009年,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3年成為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這讓國內很多出口企業不堪重負,有的企業不得不被市場淘汰。
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內零部件企業當如何破局?
2009年,面對金融風暴,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卻沒有出現萎靡,年產值甚至還實現了預定增長,完全走出2008年時低迷的狀態,顯現出加速回暖復蘇的態勢。究竟中策公司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
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說,2008年六七月份時,國內輪胎市場并沒有受到多大的沖擊,而中策領導層已從歐美市場察覺到危機的來臨,并及早采取了一系列的預防性措施。從原材料采購、原材料庫存、產品結構、銷售網絡布局等做了全面的調整和規劃。在2008年第四季度市場出現下滑后,及時調整了內銷外貿的銷售策略,將國內市場擴大到受金融危機影響較輕的農村市場、客車客運和家庭用輪胎的銷售,促進了銷售的增長。
來自杭州市外經貿局的一份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策橡膠完成生產輪胎外胎1192萬套,出口輪胎1200余萬條,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上半年實現利稅6.04億元,同比增長58%,實現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70%。
提前采取措施應對金融危機的同時,中策橡膠還主打“科技牌”。增加實驗室科技設備投入,不斷提升輪胎制造的科技含量,支撐引領著輪胎產品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據介紹,中策公司僅2008年就完成技改投資約8.5億元,其中實施國家鼓勵發展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的技術改造備案項目共13個。而2009年10月16日,中策旗下一個年產1380萬條轎車子午線輪胎的項目啟動,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轎車子午線輪胎單體工廠之一。據稱該項目采用了當前國際最先進的預應力超長結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總投資15億元,生產的子午線輪胎通過ECE國際產品認證,完全符合美國DOT標準。
“金融危機和輪胎特保案都是暫時的。我相信,只要有技術含量,一流產品總會被市場認可的。”沈金榮堅定地表示。
危機下的發展之道
從中策橡膠在逆市中的大手筆宣傳產品和開拓市場,到面對金融危機和特保案沖擊時臨危不亂穩妥出擊,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悟出一些在危機之下的發展之道。
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告訴記者,中策的經驗用九個字就能概括——“防源頭、控風險、樹品牌”。
品牌發展是零部件企業的救命草
2008年輪胎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中策高層預先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性措施,使杭州中策在輪胎行業出現危機時表現出了很強的抗風險能力,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一片危機聲中反而能夠逆勢而上。在推廣產品時,中策始終注重產品的質量,并不斷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保證產品質量,中策從原料采購直至產品交付客戶使用的每一環節都制定并嚴格遵守有關的質量控制體系。注重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推進產品和技術的創新,積極吸收國際先進技術進行技術再創造,培育獨立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從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而在控制質量降低風險的同時,品牌效應自然而生,中策成了全國和海外經銷商們信賴有加、交口稱贊的品牌。
車用輪胎只是一個比較小的行業,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大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市場也越來越活躍,隨之而來的企業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市場需求量大時,各企業爭相開拓宣傳,爭取銷售增長,一旦出現弱市,許多脆弱的企業也就此一蹶不振,再難以翻身。而有競爭力的企業明白,弱市中正是精耕細作、夯實基礎、練好內功的最佳時期,爭奪日漸減縮的市場份額,靠的是理智的宣傳手法、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銷售服務,要由純粹的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樹立起品牌的形象。支撐起一個品牌的,決不僅僅是大手筆的廣告或活動宣傳,而應該是品牌內在的品質——產品質量和服務。只有在擁有了質量和服務的內在前提,再借助廣告宣傳的外表,制定有遠見的戰略發展計劃,積極開拓市場,才能成為危機中矗立不倒的靚麗風景。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