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本土化
【Q&A】
陳玉東用了12年時間從工程師成為博世中國的地區最高主管,近期,《汽車觀察》專訪到陳玉東,和他一起分享其管理經驗,以及他對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的看法。
Q:新官上任您將如何燒三把火?
A:我不準備燒火,不準備革命,我很喜歡每天進步一點點,和博世骨子里一樣,我也是一個不喜歡動蕩和大規模變動的人,現在我們搬進大樓來,我可以坐班車來上班,但員工反映,從地鐵到班車還有一段路,能不能幾個人組織一個班車設計幾條路線,我看這點行,讓員工高興、滿意。這就是進步。
Q:跨國公司到中國之初是希望通過技術換到市場,當然中國也希望通過市場換技術;在一次論壇中,有專家非常嚴厲地指出,中國市場并未像當初所想換到真正的技術。您能否談談博世在和中國企業的合作中如何共同促使中國市場的成長?
A:主機廠應該是整合品牌、銷售,主要做四大工藝。如電控技術,全球沒有一個OEM不是通過供應商來做的。怎樣定義掌握核心技術,我認為只有主機廠掌握了排放、安全,他就掌握了核心技術,包括中國化的國外企業,主機廠應該考慮怎樣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用最先進、最合適的技術來做自己的事情。
Q:您對中國市場的判斷一直很獨到,博世和國內車企的交道也很多,您評價一下國內自主品牌這幾年的發展及和合資、外資品牌的差距?
A:我從回國那天起就一直和合資品牌打交道,而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自主品牌。這個事情我覺得再過20年再看肯定就不是這樣了,比方雙渦輪技術,開發就要好幾年,短期做出來是不太現實的。不要老認為自主品牌沒有地位,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它就是一個標桿,因為性價比高。自主品牌現在缺乏的是品牌積淀,這不是一兩w年能做出來的,但可以看到現在他們對質量的追求和要求都在加強。
1、凡本網注明“來源:m.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